诸葛亮后人(诸葛亮后人现在在哪里)

2023-08-07
77 阅读

诸葛亮后代还存在吗?

诸葛亮是有后代的,例如:1、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2、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

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3、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

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4、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5、诸葛怀,诸葛亮幼子。

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

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

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后裔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诸葛亮有后代吗?

诸葛亮的直系后人目前是存在的。

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

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

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儿子诸葛瞻出生。

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

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

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

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拒绝魏军诱降,战死在绵竹。

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诸葛瞻殉国之时,他的次子诸葛京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

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

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令,并治理得很好。

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

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后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和诸葛诞之子诸葛靓,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

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

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有后代吗?诸葛亮的后人又是什么结局?

诸葛亮,又名孔明,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最著名的是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担任蜀国的首席战略家。

目前还不知道诸葛亮是否有后代,因为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有任何子女。

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有一个妻子叫黄月英,她以聪明和美丽而闻名。

然而,没有提到她生了孩子。

据说诸葛亮一生致力于报效国家,无暇顾及家庭生活。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诸葛亮及其后代的传说和故事,但大多数都被认为是虚构的,并非基于历史事实。

在流行文化中,诸葛亮经常被描绘成一位睿智而才华横溢的战略家,他的遗产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头脑之一,他的战术策略至今仍被研究和推崇。

想知道诸葛亮有后代吗?

诸葛亮是有后代的,例如:1、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2、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

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3、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

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4、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5、诸葛怀,诸葛亮幼子。

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

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

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后裔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诸葛亮的后代都有谁?

诸葛乔、诸葛瞻、诸葛攀、诸葛尚、诸葛京。

1、诸葛乔诸葛乔(204年~228年),三国历史人物,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

他本为诸葛瑾次子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后被过继给诸葛亮。

到蜀国后,任驸马都尉。

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

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让诸葛乔同士兵们—起,参加与督运军粮地艰苦工作。

228年去世,年仅二十五岁。

2、诸葛瞻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

诸葛瞻早年迎娶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

景耀四年(261年),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

后主宠信黄皓,诸葛瞻无所匡正。

魏将邓艾伐蜀,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

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

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

3、诸葛攀诸葛攀,生卒年不详。

其父诸葛乔原为诸葛瑾之子,后因诸葛亮一直无子,因此过继给诸葛亮为后。

诸葛攀在蜀汉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

之后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在吴国被满门抄斩,诸葛攀为了延续诸葛瑾的血脉,而将身份恢复为诸葛瑾的后代。

4、诸葛尚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

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锋抗拒魏国大将邓艾,与其父诸葛瞻同战死于绵竹,时年十九岁。

5、诸葛京诸葛京(生卒年不详),字行宗;
三国名臣诸葛亮之孙,诸葛瞻次子。

诸葛瞻与诸葛京之兄诸葛尚在绵竹抗击魏军战死后,与诸葛亮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一脉,蜀汉灭亡之后,他与诸葛攀之子诸葛显于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初任郿县令,后任江州刺史。

6、诸葛亮后裔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诸葛亮后代还存在吗?

诸葛亮是有后代的,例如:1、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公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2、诸葛尚(247—263年),诸葛瞻之长子。

公元263年,与父诸葛瞻同战死于四川绵竹。

3、诸葛京字行宗,诸葛瞻的次子。

蜀国亡后,迁移到河东。

在晋为官,初为眉县令,后为江州刺史。

4、诸葛质,诸葛瞻之子.蜀亡后,刘禅之子、洮阳王刘恂不愿降。

5、诸葛怀,诸葛亮幼子。

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

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

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亮后裔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建德及兰溪一带。

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

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