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撤职(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哪个严重)

2023-08-08
79 阅读

撤职免职停职的区别

1、概念不同。

撤职,是指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纪律制裁方式。

受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级别。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

2、性质不同。

撤职、停职是一种惩罚性行为;
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所以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会用到此词;
触犯法规的公职人员往往也用到此词,他们因为当时不适任原职所以或是职务调动或是事后再担任原职,故“免职”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撤职”。

3、意义不同。

撤职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权力腐败;
二是完善了监督机制,健全了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手段;
三是促进其他各项监督工作的开展。

免职的意义,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加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公务员是国家意志和国家行政职能的具体执行者,拥有国家所赋予的一定的权力,担负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重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后,也要靠他们贯彻执行。

停职,系因某些特殊原因,官员暂不能或不宜履行职责,闲赋休息,但其职务级别待遇不变。

法律依据:《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免职:(一)晋升职务后需要免去原任职务的;
(二)降低职务的;
(三)转任的;
(四)辞职或者调出机关的;
(五)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六)退休的;
(七)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停职和免职有什么区别

停职是指暂时停止其履行的职务,接受调查或者审查 ,一般具有惩罚性。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只是不在原职务任职,一般不具有惩罚性。

法律依据《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公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自确定该情形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由其提请司法部予以免职: (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年满六十五周岁或者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务的;
(三)自愿辞去公证员职务的。

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直接提请司法部予以免职。

提请免职,应当提交公证员免职报审表和符合法定免职事由的相关证明材料。

司法部应当自收到提请免职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制作并下达公证员免职决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停止被调查人党内职务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在作出停职检查决定后,应制作《停职检查决定书》(附式7)。

纪检机关作出的停职检查决定,应将《停职检查决定书》报同级党委、党组备案,并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

属于停止被调查人党外职务的,纪检机关应制作《停职检查建议书》(附式8),送达有关党外组织。

但由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建议应在报经党委同意后提出。

对纪检机关的建议,有关党外组织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应将结果及时报告或告知纪检机关。

停职检查的期限,不得超过办案期限。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为:一是性质不同。

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二是条件不同。

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

免去公务员现任职务的条件有7种:转换职位的;
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
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调出国家行政机关的;
退休的;
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职务自行免除的条件有5种: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
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
被辞退的;
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
死亡的。

三是后果不同。

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

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

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公务员法》第三十九条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
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第四十条 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法律分析:免职和撤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者的性质不同,撤职是行政处分,而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无惩戒性质。

2、两者的条件不同,针对违法记录情节较为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后果的公务人员,可给予撤职;
而免职处理可以是免去现任职务,或者是职务自行免去。

3、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撤职导致的影响有: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任对应的级别和工资;
如果是行政撤职期满解除之后,不视为恢复原有的职务、或原职级,但如果之后因表现良好职务晋升,对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则不会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而免职,一般是不影响级别和工作的;
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会受到一定的要影响,有的还会失去公职和工作。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条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公务员职级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四十一条规定: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
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法律分析:免职和撤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两者的性质不同,撤职是行政处分,而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无惩戒性质。

2、两者的条件不同,针对违法记录情节较为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后果的公务人员,可给予撤职;
而免职处理可以是免去现任职务,或者是职务自行免去。

3、两者导致的后果不同,撤职导致的影响有: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任对应的级别和工资;
如果是行政撤职期满解除之后,不视为恢复原有的职务、或原职级,但如果之后因表现良好职务晋升,对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则不会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而免职,一般是不影响级别和工作的;
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会受到一定的要影响,有的还会失去公职和工作。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条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公务员职级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四十一条规定: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
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为:一是性质不同。

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二是条件不同。

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

免去公务员现任职务的条件有7种:转换职位的;
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
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调出国家行政机关的;
退休的;
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职务自行免除的条件有5种: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
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
被辞退的;
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
死亡的。

三是后果不同。

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

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

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公务员法》第三十九条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
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第四十条 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