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中的晶体管是个什么鬼?

2023-08-09
87 阅读

芯片中的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

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量(电流或者电压)控制另外一个量(电流或者电压),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开关、稳压、调制等功能。

晶体管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组成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半导体器件,也是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因发明晶体管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关系是,集成电路就是由大量晶体管搭建的。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用来放大或开关电信号。

集成电路是把多个晶体管以及其他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材料上,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的发明是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德州仪器的杰克·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他将包含锗晶体管在内的5个元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了相移振荡器。

集成电路的出现为微处理器、计算机内存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