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这一重要意象?

2023-08-18
57 阅读

《雨巷》是戴望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借物抒情,文笔优美,意蕴深邃。要理解这首诗,就必需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1927年,当时全国正处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之中,梦想的幻灭,暗黑的现实,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迷惘,却又心怀希望,希冀新生命的生长。)

在此背景下,诗人借助“雨巷”来描述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笔调忧愁而孤寂。“雨”和“巷”,仅就这两个字便透出浓浓的意味,湿冷悠长,幽深寂寥。在这样幽暗寂静的雨巷里,诗人独自彳亍彷徨着,心怀希望,希望遇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展开了一系列的希冀和幻想。种种意象,都是诗人对新气象的渴望......)

诗歌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或是反映社会生活,或是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