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否》中明兰的父亲只是五品官,女儿却个个都能嫁入公侯伯爵府?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紘虽然只是一个五品官,但他家的背景远没有这么简单……嫡母兼养母是侯府嫡女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有一位人物看似不起眼,却是盛家“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她就是盛老太太。
剧中大致交代过: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嫡出的大小姐!后来嫁给了一位姓盛的探花,也就是盛紘的父亲。
这是宋朝最常见的“榜下择婿”——贵族、高官将女儿嫁给新科进士。
因为是下嫁、加之心高气傲,盛老太太与丈夫的关系并不和谐,所以一直都没有子嗣。
后来,不得已收养了丈夫与小妾所生的庶子盛紘。
请不要小看这个收养,在中国古代,记在嫡母名下的庶子是享受嫡子待遇的!最典型如魏武帝曹操的庶长子曹昂,就是被嫡母丁夫人收养的庶子,在曹昂命丧宛城之前,曹操可一直都是视曹昂为嫡长子、将他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的!换句话说,盛紘虽然只是小妾所生的庶子,但记入嫡母名下之后,他便拥有了嫡子身份,成为了勇毅侯名义上的外孙、是可以跟勇毅侯府里盛老太太的那些侄子们论姑舅表兄弟的!在中国古代。
女性虽然没有过继嗣子之说,但嫡母收养庶子,其性质相当于就是过继。
而“过继”的“嗣子”,其地位是等同亲子的!岳父官居太师、死后配享太庙除了盛老太太之外,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紘的原配——盛家大娘子王若弗也是一个背景深厚的角色!她的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但生前曾经受封太师、死后配享太庙!这在中国古代,基本上已经是文臣的巅峰了。
能够获得如此待遇的,基本都是宰辅级的人物。
清代的张廷玉是如何惹恼清高宗乾隆帝的?
直接原因就是让乾隆帝写“保证书”、确认他的配享太庙待遇。
张廷玉何许人也?
为了一个配享太庙的待遇,竟不惜与乾隆帝撕破脸……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盛家大娘子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了。
更重要的是,盛紘的岳父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大舅子活着,而且地位不低!虽然剧中的盛紘不太看得上这位依靠父荫踏入官场的这位大舅子,但盛大娘子的这位哥哥身着紫袍却是不争的事实!宋代规定:三品以上着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可见,盛紘的这位大舅子,最起码也是个从三品、甚至更高!要知道,包拯曾经担任过的龙图阁直学士也不过从三品而已,从三品这个品级其实已经相当高了!综上所述,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盛紘虽然只是一位正五品的官员,但盛家的背景绝非那么简单。
盛老太太出身侯府、而且是嫡女,盛家大娘子也是出身宰辅之家的嫡女!有这两门“阔亲戚”,盛紘的女儿嫁入豪门世家,也便没有那么“违和”了,不是吗?
再就是,中国古代有高嫁低娶的传统。
男子娶妻,大多以门当户对或比自身门第低的女子为主,娶门第高的女子有“高攀”之嫌。
反之,女子嫁入比自家门第高的夫家却是非常常见的。
即便是现而今,也依然如此。
女子嫁入豪门是理所当然,但男子娶了富家千金或“富婆”却会被认为是“吃软饭”……换言之,即便盛家没有那两门“阔亲戚”,女儿嫁入豪门世家,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更何况,盛紘这样的人都能成为宰相家的东床快婿,他的女儿嫁入豪门世家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