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品大员出差,如果被暗杀或投毒,意外死亡,会有什么后果?
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和珅说过这样一句话,纪晓岚可千万不能出事,如果纪晓岚真的出事了,那么和珅也别想活。
原话我忘了是什么了,但当时和珅整个状态是蒙圈的,从和珅惊恐的眼神当中就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
如果朝中一品大员纪晓岚死掉了,那么和纪晓岚一块出发的和珅绝对逃不了干系。
轻则也得落一个满门抄斩的结局。
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想当然地理解,古代如果按照皇权等级划分,且从明朝开始就没有丞相制度的话。
那么原则上来说,皇帝以下的官员就是一品大员,实际情况比现实数据可能更残酷一些。
比如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一品大员在极端情况下只有一位,甚至出现了一品大员只是名义上的一品大员。
按照一个最大数据概率分析,一品大员的数量也不会超过10人,也就是说朝廷当中整个帝国的10位核心权力掌控者之一,莫名其妙的被别人投毒自杀了,莫名其妙的去世了。
会有怎样的极端情况出现呢?
第1点,嘉庆年间大员被刺杀案例。
在清朝嘉庆年间,虽然皇帝非常上进,但是好多事情想干不敢干,束手束缚,导致嘉庆皇帝并没有留下特别好的美名。
但无论如何,嘉庆皇帝作为皇帝本身还算凑合。
当时某一个地方发生了水灾,发生水灾之后,朝廷紧急调拨赈灾,款项达到了20万两白银。
当地的百姓反馈也好,其他的渠道获得的密探也好,得出一个结论,当地百姓并没有拿到多少钱,好大一笔钱都被人从中贪污了。
这可把嘉庆皇帝气得不轻,简直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无法无天了,什么钱都能赚,死人钱你能赚吗?
不把这笔钱给百姓,百姓们就得饿死,所以嘉庆皇帝二话没说直接派了一位大员前往当地进行调查,而派的那名大员的名字就是李毓昌。
当地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想着从中找补一下,他们决定贿赂这位官员。
可是这位官员性子比较直,一心一意希望能够把这件事情查清楚,无论当地官员怎么说好话,死活就是不接受贿赂。
而这个时候地方的县官就惊慌失措了,如果不接受贿赂迟早要曝光我们,到时候我们就必死无疑,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出击。
当地官员想明白这件事情之后,就开始了一场集体谋杀活动。
因为这位官员是在地方遇害,而且地方官员又相互之间暗中勾结,导致这名官员去世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直到这位官员的夫人觉得有些异常,没有道理啊?
不可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人就没了。
所以主动对自己的丈夫验尸,并且收集了很重要的证据。
这中间的过程极其繁琐就不给大家讲了,最终得出来的唯一结论是这位官员死于中毒,也就是中毒身亡。
当把这个结果告诉嘉庆皇帝的时候,嘉庆皇帝一蹦三尺多高。
明确表示这件事情一定要严查,查来查去全部都查出来了,最终的结论是所有人全部处死。
当地的贪官以及和这件事情有关联的官员,还要把他们的心脏都挖出来,用来祭拜这位官员。
甚至这件事情越扯越大,就连当地的总督以及江苏巡抚都因为这件事情处理不当被发配到了边疆地区,而这中间牵扯到的其他人那更是数不胜数。
第2点,清朝末期一品大员被刺杀的案例。
大家如果经常听戏曲的话,就能够明白,清朝末年是有一个刺杀一品官员案例的这个案例就是刺马案。
其实这件事情的主要起因是太平天国运动,而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当中成就了湘军。
湘军在做大做强之后,已经和清政府能够平分秋色了,也就是清政府的王权不得以分出一部分给湘军。
在这过程当中慈禧突然觉得不太对劲,她还是希望能够掌控天下大局。
所以就安排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跑到湘军的实际控制地盘那边去当官,而这个官员最终被刺杀,被刺杀时就是朝廷一品官员。
但是这一次刺杀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南方的汉人和北方的满清政府之间已经相互比拼了一次。
所以这件事情的直接策划者并没有受到严重惩罚,而是间接策划者受到了千刀万剐的结局。
但即便如此,这仍然是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为数不多的雄起的一回。
第3点,为什么刺杀朝廷一品大员如此严重?
想要理解这一套逻辑,我们就要明白这些朝中的一品大员,是如何能够成为一品大员的?
难不成他们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死命令,这一辈子要当一品大员?
并不是,他们是在整个帝国的体制当中一步一步走到一品大员的。
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也不管你有什么能力,更不管你有什么特长,来了你就得参加考试,考试成绩不及格,不好意思,你连见到皇帝的资格都没有。
拼了老命连续参加了10年甚至20年的考试,总算有了成绩了,成为了朝廷当中的官员了,这个时候你是受到朝廷体系保护的。
你以为事情到此结束,并不是,在未来的20年时间或者30年时间里面,你非常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
对上巴结皇帝,对下踏踏实实办事,皇帝觉得你靠谱,百姓觉得你口碑不错,再加上一些捞偏门的方式和手段,你的官职越来越高,最终成为了朝廷的一品官员。
可不要觉得一品官员谁都能当的,各个都180个心眼,还得跟皇帝处的跟铁哥们一样,就类似于乾隆皇帝和和珅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候你和皇帝的关系越来越近了,皇帝也越来越信任你倚仗你了,然后皇帝给你安排了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完不完成的另说,出个门的功夫就被别人给刺杀了,这是在刺杀你吗?
这不就是在打皇帝的脸吗?
这不就意味着皇帝压根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身边的臣子吗?
这件事情往小了说,是天下局势动荡,往大了说,那就是直接不给皇帝面子。
那这个情况之下皇帝就有两种行为:第1种,行为是压根不管这事。
第2种行为就是管,而且管到底。
大家觉得皇帝会采用哪种行为?
当然是管到底啊。
为什么一个一品大员去世了,皇帝不管不顾,两个一品大员去世了,皇帝也不管不顾。
那第3个一品大员呢,第4个一品大员呢,等这些一品大员全都去世了,皇帝不就成孤家寡人了吗?
哪怕就是做做样子,皇帝还得给全天下的人说,你们这些一品大员是给朝廷干活的,是为朝廷卖命的,天底下如果有人敢为难你们,那就是为难整个皇权,那就是为难我。
皇帝的威严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是绝对不允许亵渎的,这就意味着皇帝会监视整个朝廷当中的一举一动。
如果哪一位一品大员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意外,皇帝要比任何一个人都着急。
而且这样的一种体系,就保证地方官员不会狗急跳墙。
为什么一品大仙跑到某一个地方查看当地是否有没有问题的时候,这些官员宁肯就地服法也不站起来反抗呢?
因为官员们明白,如果这个时候反抗朝中一品大员,并且把一品大员给摁在地上的话,那么自己可就是诛九族的罪过。
但如果自己老老实实认罪,充其量就是个杀头的罪过,杀一个人还是杀一群人,这些官员心里面都有点谱。
而且古代的一品大员又不太可能随随便便地跑到外地去,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封疆大吏,他就必须在某一个地方站岗。
比如华夏文明的边界地区,有一些非常强大的敌人,就必须派这个人守在那个地方。
还有一些情况是为了皇帝办事,比如调查某件事情,再或者协查某个秘密。
这个一品大员领着皇帝的任务出的门,结果前脚一出门后脚就没了,那么杀了这个一品大员,真的只是杀掉一品大员吗?
并不是,而是在灭皇帝的威风,最起码站在皇帝的角度出发,这条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换句话来说,一品大员就算是条狗也无所谓了,因为一品大员外出的主要责任是帮助皇帝办事,无论是谁只要能帮助皇帝办事就行。
地方官员如果敢为难这位官员的话,那么地方官员该死的死,该杀的杀,没有任何可犹豫的。
皇帝如果无法维系自己的权威,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是非常危险的。
这就意味着皇帝的话可以不听,皇帝的份量一点都不重,那既然如此,有这个皇帝和没这个皇帝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等级是非常森严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古代一品大员出差的时候,遇到点危险,后果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到的,小伙伴们,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