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虚?

2023-08-26
36 阅读

气虚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尤以肺、脾气虚多见。

肺气虚: 症见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治宜补益肺气,用补肺汤加减。

无咳嗽者,可去桑白皮、紫菀。

自汗较多者,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敛汗。

若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等养阴清热。

心气虚: 症见心悸,气短,动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

治宜益气养心,用七福饮加减。

自汗多者,可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

食少纳呆者,加砂仁、茯苓开胃健脾。

脾气虚: 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宜健脾益气,用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胃失和降而兼见胃脘胀满、嗳气呕吐者,加陈皮、半夏和胃理气降逆。

食积停滞而兼见脘闷腹胀、嗳气酸腐、苔腻者,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健胃。

气虚及阳,脾阳渐虚而兼见腹痛即泻、手足欠温者,加肉桂、炮姜温中散寒。

肾气虚: 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宜益气补肾,用大补元煎加减。

神疲乏力甚者,加黄芪益气。

尿频较甚及小便失禁者,加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补肾固摄。

脾失健运而兼见大便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