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年轻时看《水浒传》反感宋江招安,年纪增长后就认同宋江招安了?
2023-08-26
43 阅读
因为人在不同年龄段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正是少年意气风发之时,中二症状明显,典型特征就是:看不惯这个现有的世界,想要拼尽创造一个新世界,并且坚定的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责任。
所以年轻的时候看水浒,更多的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加上影视剧的美化。
对于梁山好汉,更多的感觉是:这是一群半侠,他们沉闷,不公平的社会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于是被主流所抛弃,愤而出走,落草为寇。
梁山更多的像是一个第三世界,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包容所有不被接纳的英雄豪杰,大家汇聚在这里行侠仗义,铲奸除恶,逍遥又快乐。
生活如此美好,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呢?
尤其是大结局,大虐,108人,死伤无数,梁山也轰然倒塌。
成年之后,你看问题会更加系统,也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无奈。
当年的梁山好汉,其实不能算是侠义之士,他们的道义只局限于有限的群体范围,孙二娘的黑店,原料是过往的客旅,他们何其无辜;卢俊义原本好好的呆在自己家里,然后被梁上设计家破人亡,被迫上了梁上;林冲为了纳投名状,也是用无辜人的生命······他们中,有自己的无奈,但不可否认,也的确做了恶,好汉的热血侠义,有但不多。
梁山固然可以一时安稳,但长久来看,终是不可能。
一方人马,需要不断的新陈代谢,其他人主动投奔的可能性很低,大部分都是迫于无奈才夜奔梁上。
一方人马,需要粮食、军备供给,但是显然做不到,以前大部分时间靠抢。
这一批人终会老去,抢不动了怎么办?
地方势力也会不断增加防御,抢不上了怎么办?
单耗就能耗死梁山众人,所以在势头最猛的时候,主动选择一条退路,加入公务员编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这份投名状是有些沉重的,最后真正能上岸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