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看看包拯临终前说了啥?

2022-08-07
98 阅读

展昭是江苏武进县遇杰村人氏,他本是一介游侠乃江湖中人号称南侠客,他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在江湖上颇负盛名。

展昭跟包公渊源颇深,在包公未成名之前两人就已经成为故交了。

当年包公赴京赶考的时候屡遭凶险都是被展昭救下,可以说如果没有展昭暗中相助就没有日后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公不负众望金榜题名成为朝中重臣一品大员,主政开封府深得当朝皇帝四帝仁宗的信任。

由于包公为官清正廉明、铁面无私不惧权势从而得罪了朝中以太师庞吉为首的奸臣群体,这些奸臣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在皇帝面前极尽谗言之能事欲将包公除之而后快。

不仅如此这些奸臣还试图派杀手刺杀包公,因此包公虽然贵为一品大员并获得八王千岁赵德芳以及王丞相等一些忠臣的力挺但他面临的危险仍然是非常严峻的。

在这种情况下包公经常感念南侠展昭的人品和武艺,倘若有展昭在不但自己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极大的保障,而且自己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破获更多的大案要案,将更多的恶人绳之以法。

为了让南侠展昭加盟开封府,包公多次派人去请展昭。

面对包公的一番挚诚南侠展昭内心是非常纠结的,作为江湖侠客展昭是不愿意跟官府产生瓜葛的,因为他深知朝廷奸臣当道,自己加盟开封府势必会受到奸臣的打压,而且自己进入仕途从政肯定会受到官府条条框框的束缚从而失去策马江湖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展昭又极为敬重包公被包公刚正不阿的风范所折服。

因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展昭决定接受包公的邀请进入开封府成为一名办差官为保护包公的安全效犬马之劳。

也就是说展昭到官府任职并不是他贪图荣华富贵而纯粹是出于他跟包公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包公在官府一天展昭就陪伴一天,包公不在官府了展昭自然也会随之离去毫不留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展昭进入开封府后成为了包公极为仰仗的左膀右臂,包公亲自向皇上推荐展昭这才有了展昭在耀武楼献三绝六巧技惊四座并获皇上亲封四品御前带刀护卫之职同时获封御猫的绰号。

包公和展昭之间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朋友和肝胆相照的兄弟关系,两人在一起合作几十年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黄金搭档。

很多人觉得包公的年龄要远远大于展昭,实际上两人算是同龄人。

在《三侠五义》中包公赴京赶考的时候也就是二十来岁的年龄,半路上遇到危险被展昭搭救,此时的展昭也是二十来岁。

因此两人年龄相当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意味着包公临死的时候展昭也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年纪了。

关于包公死后展昭的下落以及包公临死前对展昭有过哪些嘱托,这在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假设和推断。

包公宦海沉浮数十载对于官场的恩怨是非肯定是有很深的体会和心得,尤其是包公不畏强权得罪了朝廷中的很多奸臣,自己不在了等于是展昭失去了开封府这个强大势力的庇护和依托,他会成为朝廷奸臣重点清算打击的目标。

因此包公会告诉展昭伴君如伴虎的事实,当朝皇帝宋仁宗虽然算不上昏君但也绝对不是明君,一旦包公这样的忠臣不在了他肯定会受到奸臣的蛊惑蒙蔽圣听,如此一来展昭的处境是极为危险的。

包公知道展昭来自于江湖,最终回归江湖是必然的选项。

展昭作为开封府的办差官在平山灭岛的过程中虽然得罪了很多江湖人物但他同样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江湖朋友。

江湖凶险但毕竟天地广阔,以展昭的武艺和人脉完全可以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所以我觉得包公会还展昭自由告诉他重回绿林江湖犹如鱼儿入水,江湖远比在官府安全的多。

事实上除了南侠展昭之外开封府很多英雄豪杰最终都是选择了回归江湖,比如白眉大侠徐良和玉面小达摩白云瑞就比展昭先行一步辞去在官府的职位回归绿林分别担任了武当派的掌门和上三门的总门掌。

当然了展昭和包公的关系并不是徐良和白云瑞能比的,在包公还在的情况下展昭是绝对不会离开的,但是归根结底南侠展昭在包公不在之后重回江湖是必然的选项。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