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粥的功效有哪些呢,附子的作用功效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附子粥的功效有哪些呢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附子煲汤食谱大全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附子粥有哪些功效?
功效: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附子温里散寒、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止泻。这样的食疗方法可以起到缓解腹痛的作用,对于肠胃虚寒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缓解大便稀薄的问题。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附子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组成】附子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末,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 【主治】冷痢,饮食不下。
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阴疽疮疡。其实附子功效、主治甚广,这样的概括远不能反映全貌。
、制附子的食疗方法和食用事项
1、附子的食用方法 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做法: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功效:源于《圣惠方》。
2、粳米200克放入沙锅内,加入大枣10枚,药汁、水适量,熬至粥熟即成。此款取其温中补气、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脘冷痛、胸闷呕逆等症。
3、【制法】(1)将熟附子去皮研末,猪肚洗净。(2)将熟附子、猪肚加水煮2小时,用食盐调味饮汤吃猪肚。【功效】本膳可温肾壮阳,去寒止痛、通血脉,逐寒湿,补虚损,尤适用于体虚腰痛、四肢寒湿痹痛、双膝冷痹等症。
4、食用方法:熬制附子:先煮制附子,再把其他药加入一起煮2个小时,不用换水。用熬附子的药液煮其他的药,煎煮2小时,去除制附子的毒性即可。
5、附子的食用方法 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源于《圣惠方》。
6、附子的正确煮法一般要煎煮一个小时,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亡阳证、阳虚证、痹证等。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汤有补益阳气的作用,因为附子是辛热的,它性走而不守,能通行12经,凡是有阳气不足的现象都是可以用这个药的。
是我国古代传到朝鲜的中药方剂。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汉末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注:不要当偏方自用。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主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方论】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
、附子粥的基本信息
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做法: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功效:源于《圣惠方》。
附子粥:配方:附子3~5克,干姜1~3克,粳米约100克,葱白两根,红糖少许。制法: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阴疽疮疡。其实附子功效、主治甚广,这样的概括远不能反映全貌。
治脏寒脾泄,及老人中气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两(煨热),大附子(去皮脐)一两五钱。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莲肉煎汤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