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编剧谁厉害?为什么小说和名著我看不下去,却能看下去影视剧?

2022-08-29
3 阅读

作家和编剧谁厉害?

为什么小说和名著我看不下去,却能看下去影视剧?

你这个问题等于是两个问题,当然是有关联的,不过回答起来只能一个一个来。

先谈“作家和编剧谁厉害”的问题——1、先要定义明确,你所指的编剧不是指剧作家,即写那种文学性质原创剧本的作家,有时候他们也可以被称作编剧,但我印象中称他们为剧作家更合适,比如莎士比亚创作了著名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比如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剧作家有郭沫若、曹禺等,这些人创作的剧本属于文学创作性质的剧本,是可以脱离舞台或者影视剧而独立供人阅读欣赏的,同样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但是,现当代的一部影视剧的编剧,不能称为剧作家,即使是原创,即非改编某某小说的剧本写作,关键在于一部影视剧的编剧写的剧本,无论是否原创,其文学价值很低,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学价值,它们只是为了一部电影而写作的剧本,用这样的剧本可以轻易的就让导演改写成可以直接拍成影视剧的脚本。

所以我们这里谈的编剧,不是指剧作家,而是指那些仅仅为一部影视剧或者一个舞台剧写作剧本的编剧。

2、定义明确了,我们就可以看出,作家和编剧谁更厉害了?

说白了,编剧只是一部影视剧或者一个舞台剧创作和制作中的一个环节,而一部舞台剧或者影视剧的制作团队中,除了编剧外,还不可缺少导演、演员、道具制作、美工等等各个环节的人,可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凭编剧这一个环节的人,是无法完全制作出一个舞台剧或者一部影视剧的。

而在编剧这一环中,对整部剧的艺术创作贡献多少,只能说它提供了一个基础,真正令其充盈了艺术价值的,导演的贡献更大,甚至导演才是主要创作者。

3、作家呢?

这里我们所提的作家,是指进行文学体裁创作的作家,而不是乱七八糟写点文字作品就被称为作家的人,比如那些为名人写传记的作家、很多写新闻稿或者各种报道文章的作家、那些自媒体通讯作家等等,比如小说作家、剧作家、散文作家等等。

起码直到目前为止,无论一个小说,无论长短中篇,或者一个剧本,或者一篇有着较高艺术价值的散文,都是个人创作而成的,莎士比亚的剧本无论悲剧还是喜剧,从来都是他独自一人完成创作的,托尔斯泰的小说无论《战争与和平》还是《安娜卡列尼娜》,也都是托尔斯泰一个人独自完成创作的。

作家都是如此,除了一些大众通俗小说的作家可能会雇佣写手代替自己写作,据说大仲马就曾经雇佣过写手替他写小说,因为他的小说销量太好了,自己来不及创作,金庸的一个著名故事就是请好友倪匡代写了一部分《天龙八部》,大仲马的小说有些文学价值不低,但也有些等同大众通俗小说,故事性强,文学价值低,一般只有文学价值低而故事性强的小说,作家才可以请人代写,而真正的以创作高文学价值作品为己任的作家,是不可能无论请还是雇人来代写的,一句话:一个成熟的高艺术价值的文字作品,都是作家独立完成的。

——你的第一个问题,即关于作家还是编剧谁更厉害的问题,答案自然是作家更厉害。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小说和名著我看不下去,却能看下去影视剧?

”这个问题。

1、在当代这倒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即使在欧美那些发达国家,民众中喜欢影视剧的人也远远多于喜欢文字作品的,关于这个现象,你到网上搜一搜,大概可以搜到很多分析文章,有些还颇有学术论文的意思,我这里就不深入谈这个问题了。

我只想说,你喜欢影视剧远远多于喜欢文字作品,绝对是非常正常的,全世界大多数人民都这样喜欢着,甚至不少人喜欢漫画作品也超过小说。

2、虽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具体的还是可以细分一下,比如中国网文阅读人数就非常庞大,他们可能也喜欢影视剧,但也同时会喜欢网文。

那么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样的,即在喜欢文字作品中,喜欢大众通俗小说的人口数量就也是非常庞大的,这从西方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中国九十年代金古梁武侠小说、琼瑶言情小说等的庞大阅读人数可以得到证明。

目前为止的网文基本上也属于大众通俗小说层面的文字作品,所以阅读人数庞大也是正常现象。

3、但无论如何,喜欢影视剧的人数肯定还是远超喜欢文字作品的人数的,简单的解释就是影视剧欣赏一则更属于“懒人阅读”,更少借助个人想象力和解读力,也即获取信息更容易,好像一个可以直接就这饭碗吃了,另一个还需要自己淘米做饭煮熟后才能吃下肚子,文字作品基本上就属于后者;同时,在一个单位的“欣赏时间”内,视觉艺术作品相较于文字艺术作品,进入个人大脑的信息量应该也是大的多的,这就好像同样站大嘴巴吃一口,一个吃进来的量非常大,一个却只能尝到一小口,而前者的“滋味”却并不逊于后者,那能够大口吃到好吃东西的“供货者”,自然更受欢迎。

综上归纳一下,即1、属于正常现象,2、喜欢名著的人本来就少,其实喜欢严肃文学作品的人一直都很少,但是喜欢大众通俗文学作品的人却并不少,你没说清楚你是否连探案小说、推理小说、武侠小说或者言情小说等等都不喜欢阅读;3、影视剧比文字作品更容易欣赏,更适合“懒人阅读”,同时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影视剧提供的信息量、美感量,也要远远多于文字作品。

所以,自从影视剧艺术推向大众迄今,确实有不少“忧国忧民”者发出过影视剧艺术可能完全替代掉文字艺术,中国影视界还曾经出现过不重视编剧的现象,导致中国影视剧至今都品质不高,劣质作品比比皆是。

好吧,就这些。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