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大龄剩男找对象越来越难?大龄剩男找对象是不是进入了恶性循环模式?
看到这个问题,我回顾了一下身边的大龄剩男,发现分两种,要么是很优秀,要么是太差。
优秀的剩男也比比皆是,亲戚家有一男孩,今年都四十岁了,标准的骨灰级剩男。
父亲是某局局长已退,姐姐和姐夫都是市里领导,他本人是事业编制内工作,175的个头,长得还算英俊,年轻时喜欢文艺,业余时间经常去酒吧弹唱,也算有才。
家里经济条件自不必说,房、车都是必备品。
就这条件,晃来晃去到四十岁了还未成家。
前段时间他姐来找我,言外之意让我给操心找个好姑娘,人家现在的条件是年龄最好二十五至二十八岁(怕年龄大了不好生孩子)。
长得要漂亮,事业单位在编的。
我听了不禁汗颜,这条件。
。
。
我都不好意思给人家姑娘开口,姑娘如果这么好的条件,干嘛要找个四十多的大叔呀,找个同龄人不香吗?
尤其是姑娘的父母,如果知道我给人家闺女介绍年龄差距这么大的,还不见一次骂我一次呀!还有两个都是朋友的孩子,一个30岁,一个32岁,这俩小伙外型一个赛一个,都是180的个头,都是阳光又帅气,并且工作都是事业编,家里也都有房有车,经济条件都属中上,就这,都单着呢,对介绍的姑娘不是看不上就是没感觉,也不知道究竟要挑啥样的姑娘当媳妇?
再就是邻居的孩子,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没个正经工作,以打零工为生,家里条件一般,有一套房给他兄弟结婚用了,他如今还和父母住在一起,条件不好,阻碍了婚姻。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姑娘择偶首要条件是你得单独有自己的房,既没房,又没稳定工作,找个老婆确实比登天还难!其实并不是大龄剩男找对象越来越难,而是年龄越大,越成熟,对择偶标准就会越来越严格,不是自己的菜,就不会去将就。
而条件不好的男孩,在如今社会,也没有能力去成家养娃。
反观过去贫富差距不大,多数孩子都是在适婚年龄时就成家了。
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硬件匹配都提高了,反倒是结婚成了难题,也不知道究竟这社会发展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