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韶涵的唱功如何?

2022-08-30
3 阅读

华语T1(弱),音色完美,中低音差,五组混音杀手锏,飙高音路子,容易审美疲劳张韶涵,这个个子小小却音高很高的女歌手,是妥妥具有T1水准的混音能力女歌手,但在三组低音、四组中音和A4-B4的黄金流行音区中,缺乏一定的质量雕饰,尤其是在中低音腹腔支撑和胸声共鸣上缺失,把自身的注意力放在了C#5-G5的超高音混音上,效果也很好,但是整体上达不到T1水准平均水准,但也是T1。

张韶涵的路子很明确,基于她完美的音色,和混音的高天赋,她选择走商业飙高音的路子。

毕竟一个《阿刁》的F5点触,D5长音,直接盘活了自己的商业之路。

飚高音容易腻,本质上是不断强化自身的声线冲击力,偏离了音乐美感的核心——情绪表达。

好比追求“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的声乐艺术深度,在张韶涵身上清一色以飙高音的形式来表达,这样的后果是,大众的第一眼感觉张韶涵惊艳,第二眼感觉有点后劲不足,第三眼会无感,第四眼审美疲劳,乃至于产生一定的下意识厌恶。

因为在她的歌声中没有新的情感和内容。

但对于唱功而言,能唱G5混音,能唱F5混音,就是好,就是牛。

从音色的角度讲,张韶涵是非常完美的女歌手,天生音色颗粒度、明亮度拉满,一开口就会抓耳,满到具有一定的针尖刺激感,相比于飞儿乐队的主唱飞儿的高喉位音色,张韶涵明显比飞儿要高一个档次——张韶涵具有混音金属芯,在换声点之后张韶涵以混音同样具有完美的颗粒度。

从音域角度讲,张韶涵属于典型的CD可以唱中低音,Live中低音拉胯的类型,和张靓颖一致,在低音部分,这两位飙高音的女歌手都存在胸声共鸣不足,无法具有低音声压的能力,可以参考邓紫棋的《泡沫》和张杰的《只要平凡》,这让她们唱低音都压喉,这一压候音色、支撑稀碎。

倒嗓一进入混音区,张韶涵直接进化为大Boss状态。

从腔体状态讲,张韶涵是一个非常具有混音天赋的女歌,在大部分华语女歌手还在唱声带边缘化、假音的时候,张韶涵就具有非常成熟的强混能力,从C#5开始一直到G5,都是张韶涵的混音区,舒适区在C#5-E5。

但除了混音之外,张韶涵又显得缺乏基本素养,尤其是低音的音准、支撑、音乐乐感、类型律动、伴奏配合上,张韶涵和职业唱作人有较大差距。

1:音色;20年保持一致。

从音色角度,张韶涵算得上华语商业女歌手独一档的存在。

她不需要太多的音色修饰既具有完美的辨识度,这样的好处是一首歌活了,她一辈子都能受用,她的声音具有现象级的惊艳效果。

你听过一次基本上就很难忘记。

但,声乐艺术是一个用进废退的情况,当张韶涵的音色过好时,就容易存在一种极端化发育,却容易自动忽视音色进步的空间。

我们以林俊杰和张韶涵做个对比,就非常清楚张韶涵的音色是怎样的定位。

在2003年左右,张韶涵和林俊杰都作为新人,获得了一定关注。

两个人的音色类型也很像——一开口很惊艳,都是开口高位置发音点,具有颗粒度和明亮感声线,听起来纤细、音色尖尖的,很好听。

符合当时的青少年审美,但当时的成年人、中年人却并不觉得有多好听。

二十年过去了,张韶涵的音色和她早期出道没有区别,高音更纤细了,颗粒感、针尖感更冲击,只是有些年龄增长造成的自然退化和声韧带的磨损情况,但已经很好了,混音不怎么伤嗓。

但是二十年过去后,林俊杰的音色却发生了质变。

在《江南》中,林俊杰的音色是中低音沙沙的磁性摩擦,高音是纤细轻薄的R&B风格,存在高喉位的真声硬顶。

而在最新歌曲《无拘》之中,林俊杰的音色彻底转变为厚实、腔体空间感的男性宽广温润音色,一开口就自带混音共鸣。

高音饱满,支撑强劲,情感冲击。

两个人一对比,张韶涵的声带机能天赋是强于林俊杰的,得不到的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林俊杰和张韶涵二十年音色对比的深度内容是:林俊杰的音色,在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审美认知不断寻求进步的情况下,他在不断调整,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这种突破音色只是一部分,更多的包含在Live、音乐制作、作曲、作词、混音、和音等维度上。

但是张韶涵就属于一个纯纯的商业歌手,不考虑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也不学习音乐的乐器演奏,作曲、作词、和音、即兴等,她就一招鲜吃遍天。

这样的情况造成了林俊杰和张韶涵的受众区分。

林俊杰的受众,是20年前的学生,如今的90后,乃至于85后,和一部分的00后。

张韶涵受众则是从早期20年前的学生脱粉,转变为新的00后,以高中、大学为主,逐渐追求高音审美的孩子。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我们不断长大的同时,我们对于音乐的审美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的。

而林俊杰是可以陪我们一同走下去的人,张韶涵的音色则很难一同完成陪伴。

因为过于审美疲劳。

在音色修饰上,张韶涵并没有继续扩大自身的优势。

2:音域;低音问题较大。

张韶涵CD音域:C#3-E5;张韶涵Live音域:E3-G5,Bb5破音。

张韶涵质量Live音域:A3-F5;张韶涵最强音域:F4-F5;在音域上张韶涵就属于好得很好,差得很差。

常用质量音在A3-F5,但是在这个区域之中也并非所有音都非常好,体现为A3-E4一般,F4-F5这一个八度是主要的个人能力区域。

换句话说,张韶涵的巅峰音域实际上也只有一个八度。

这就是张韶涵和T1级别正常水平歌手最大的问题,T1歌手之中,都具有高音能力,这个时候低音能力就尤为重要,像黄绮珊这样的大牛她也认为低音比高音更难唱。

而张韶涵的核心问题就在于低音上。

我们以《阿刁》为例,其实《阿刁》这首歌能够引起轰动,在职业歌手和音乐生耳中还是存在一定不解的,因为《阿刁》这首歌在声乐上的完整度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其中的说唱部分和开口的低音部分,张韶涵唱的都乏善可陈。

乃至于存在一定的后期修饰的情况下也是如此,那就真的说明低音张韶涵的问题很大。

最后的F5三连音咬字很不错,但是谭晶都A5咬字了,还是没有引起轰动,就显得味道不对。

整体上,张韶涵的音域能力,看起来很广,但在音乐的阐述表达上,有严重的割裂情况,F4-F5的一个八度表达较好,而在C3-F4之上,就显得单薄,而且存在一定的低音音准偏差,缺乏声乐演唱的基本支撑。

但中低音整体上具有T2水准。

整体上,音域问题中的中低音是张韶涵最大的短板。

3:腔体:混音天赋好,但是审美不太对味在腔体上,张韶涵有闪亮点——混音协调性很高。

要知道,华语女歌手没几个人可以唱E5、F5强混咬字的,即使是韩红也是大部分情况下磕磕绊绊,乃至于存在要用藏族腔体去唱,和张韶涵一比,高音混音能力上张韶涵的天赋和机能非常好。

但是张韶涵对于混音的审美和声乐审美有较大的出入,在音色之中说过,张韶涵的混音是基于她自身音色的混音,不追求声压和腔体的饱满,就追求音高和纤细感的明亮度,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混音杀鸡音色。

在张韶涵的Live之中在F5的强混长音上,大部分都是有些杀鸡音色,听一遍还挺好听,听多了就腻了。

因为的确和席琳迪翁、玛利亚凯莉等人的五组F5对比,那就是小妹妹。

具有混音强混F5咬字的张韶涵,却不具备五组混音的声压和共鸣,这是有点迷之操作。

这样会显得干巴巴,类似喊叫声,而不是声乐的共鸣情感。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