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那些人脸上曾被刺过字?
鸡鸣狗盗君休笑,曾向函关出孟尝。
今日配军为上客,孟州赢得姓名扬。
本诗出自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反映的是施恩和武松之间的情谊。)
鸡鸣狗盗是孟尝君的经典故事,说的是他被秦国扣为人质,最后靠着那些小人物不入流的手段(偷东西,学鸡叫)才得以逃命。)
其实鸡鸣狗盗本身不是什么丢人的本事,毕竟有用的战术就是好战术。但后来王安石写了篇洋洋洒洒的《读孟尝君传》,一共…………92个字。)
文里狠狠的鄙视了孟尝君一回,说之所以那些真的名士不愿意投靠孟尝,就因为他身边有这些鸡鸣狗盗之徒。)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从此,曾经拯救过孟尝君的鸡鸣狗盗大法,彻底沦为上不了台面的下九流招术,体面人是决不屑于去用的。)
那么,问题来了,用鸡鸣狗盗来比喻武松,是几个意思?)
梁山若有个好汉排行榜,武松决掉不出前三。有本事有性格有主见有情义,各项指标都接近顶点,是作者倾心尽力塑造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怎么可以用鸡鸣狗盗来形容呢?)
于是,就有人把这首诗换掉了。)
定拟将身入土牢,谁知此处更清标。
施恩暗地行仁惠,遂使生平夙恨消。
现在大部分版本里边,用的都是这首诗,至于哪个版本是李逵,哪个是李鬼,还得尊请王老师
@王虎
有空的时候考证一下了。)不过单从两首诗的对比来看,后边这个虽然比较直白,但也更合理一些。)
————————更,据王老师考证————————)
这是两个不同繁本系统的问题。有“鸡鸣狗盗”的那个配诗的那个,属于百二十回袁无涯版,“施恩暗地行仁惠”的那个,属于分卷系百回繁本,因此无论是天都外臣序本还是容与堂序本,都是这样。)
如果大致要分先后的话,百二十回本在后面,因为它删掉了入回诗,自己加了很多回内诗。)
而分卷系百回繁本的入回诗,基本与百十五回简本入回诗相同,所以可以大致这样推定,”鸡鸣狗盗“的那个配诗是后改。)
其实也没啥用意,就是想显得不同吧,毕竟百回本的入回诗都说了”当年盗拓合封侯“这样的话,相当于把武松已经定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