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50岁后,人与人的差别,基本体现在文化上”你怎么看?

2022-08-30
4 阅读

到了50岁以后,与曾经共事的人有了远近,人之间的见识和格局有了分野,这种差别体现在文化上,体现在趣味上。

你对他说,去旅游吧,他说:“没劲儿!花钱,又遭罪”;你推荐书给他,这本书不错,值得读读,他说:“这么大岁数了,看书?

劳神费力的”。

他有自己的事要做,并且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捯饬手机,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这上面,而且天天如此。

你也用手机,除了阅读,汲取有用信息之外,每天去表达、去言说,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便能留心身边发生的事,记录有意义的事,并且不断读书学习,积累知识,抒发着自己的性情,释放着自己能量,与他人交流、互动,时间长了,思考有了深度,有了笔力,有了灵性。

文化知识可分为三种: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有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欠缺,自己的不足,尤其人到了50岁以后,出窑的砖定型了,思想越来越僵化、死板、教条,表现出一根筋、认死理的特性。

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走着走着就散了。

活到老,学到老,才可能不落伍,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还需要精神滋养,需要艺术熏陶,能够走进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世界,是情趣,是品味,也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体现。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