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的大辽南院大王究竟官职有多大,具体做什么工作?

2022-08-31
4 阅读

按照真实的历史,南院大王与北院大王是辽代皇室的手下二个实力最强的部落。

《辽史·百官志》记载: “北院大王。

初名迭剌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会同元年改夷离堇为大王。

”迭剌部,契丹遥辇氏八部之一,该部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逐渐强大,于916年统一了契丹诸部,建立了契丹国。

可以说迭剌部就是辽国的基石,阿保机权力的保障。

但是迭剌部太过强大,于天赞元年(922)分设为五院、六院两部。

《辽史·百官志》记载:“五院部……在朝曰北大王院。

六院部……在朝曰南大王院。

”而且南北院大王均是北面官,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政事。

因为辽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以游牧为主,北南二大王院又属于皇族直属,所以待遇(牧场等)就是优先级别。

至于金庸先生小说中南院大王的设定,应该是参考了辽国“南面官”的设定。

辽政权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家,有52个部族,60个属国,主要由汉人、渤海人、契丹人等组成。

为了适应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后,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其中南面官是用来治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区的职官体系,主要设有枢密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等诸多机构。

这些机构往往因人而设,并不固定,多由汉人出任,有时也杂以契丹贵族,但权力远小于北面官,许多职位有名无实,基本是摆设。

小说中萧峰这个从北宋回来的辽人,能在“南面官”里做“南院大王”,应该是金庸有意设计,还是带有辽人的歧视之意。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