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为什么人死之后要放三天?
2022-08-31
2 阅读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
民间一直遵循的道理:“死者为大”。
一是,尽快将死者安葬,入土为安,不要在丧事期间进行议论或者下定义;二是,其他事情碰到丧事都得避让。
那为何又要守灵三日呢?
一、守灵也叫守夜,是民葬的一种习俗,是亲戚朋友、子孙后代对去世亲人的纪念。
同时很多地方认为人死后三天内会回到家里探望,因此子女等就守候在灵堂内,等到亲人的魂魄回家,直到最后一天入土。
二、根据地域、风俗不同,有些地方会守灵七日。
有人说:“只有预定喜事得,没有预定白事得”,一般家庭有老人会很早就会购置“老虎”板,但是不会进行油漆等,因此也需要进行准备。
同时,在近代大部分地区还是土葬,也需要时间进行选址,条件稍好得家庭更会对逝者的坟墓进行装饰等等,需要很短的时间进行。
三、所谓“盖棺定论”即盖住棺木的盖子就是封死,往往是在入殓前一天进行,除非有官司之类的法律程序,才能破例开棺,其他都不可以。
守灵三天也是让远方的子孙可以赶回来见家人最后一面。
四、守灵也是救人。
古时候医术不是特别发达,医疗能力更是少之又少,人死未必是真死,有可能是因为某种神奇的原因出现“诈死\",因此守灵三日,也是给逝者机会、生者以安慰。
网友是否有其他见解请到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