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游和不出游的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我觉得经常出游的人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随着见识的增加人会变得自信。
每次出去玩都是机缘巧合,基本都是不花钱的行程,所以也没有去过很多地方。
从2011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去了香港,成都,北京,昆明,台湾,桂林,日本,韩国,巴厘岛,马代。
然后就疫情了。
记得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进DFS购物,我感觉自己像傻子一样,看到各种大牌的标识我都不认识。
就连香奈儿,迪奥,倩碧,雅诗莱黛,路易威登这些我只知道看着熟悉,其实根本分不清楚,也不知道他们是一二线品牌,只是觉得东西很贵。
还是一个老弟看着英文一一给我介绍他们的中文名叫啥,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啥叫奢侈品。
后来去的地方多了,尤其是出国了几次,每次都去免税店,也慢慢地能分清不同牌子的特点,或是哪个牌子在哪个国家买便宜。
也懂得搞活动的时候买东西真的很划算。
比如去韩国买韩国当地的牌子是最便宜的。
其他国家也一样。
即使是我都了解品牌的价格优势,我也不会乱消费,我比较节约。
出去旅游以后,和别人聊起来化妆品,特色食品,景点之类的,起码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然,别人也休想忽悠你,在你面前不懂装懂。
我姐姐比较保守,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无法出去旅游,所以她对很多牌子都不了解。
有一次朋友送给她一件香奈儿的围巾,她只告诉我说,听说是牌子,但也不懂啥牌子,我一看,香奈儿,我觉得姐姐的朋友好有钱,好大方。
姐姐有不懂的牌子也会问我,虽然我不经常用,但是我多少了解一些。
经常出门增长见识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有机会和不同国家的人简单聊天,发现原来英语跟中文一样,是因地区差异有口音的。
我还记得第一次用咖啡机的尴尬。
第一次马尔代夫的土著人为我编织脚链,并亲自为我带上。
第一次请韩国人当翻译。
第一次被巴厘岛的小朋友邀请拍照。
第一次见识有钱人的庄园,各种豪车的车库就有三个。
第一次在大海里浮潜。
第一次吃鲨鱼肉,吃鳄鱼肉。
第一次吃传统泰国餐。
第一次吃米饭泡珍珠奶茶。
太多的第一次,组成了我各种美好的回忆。
我并没有显摆的意思,因为以前经常出去,所以我更乐意孩子能多出门看看世界,但姐姐会很保守,她孩子每次想出去旅游都被她拒绝了,孩子也会在我面前抱怨。
等疫情恢复了,一定要再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