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退休金的老人,往往被子女当宝贝一样供起来”你怎么看?
十多年前我们医院有一位离休干部,姓陈,在任时当过县医院长,那时候他都八十七岁了, 还耳聪目明,健步如飞。
他的老伴小他五岁,没有工作,他们一生养育了一儿一女。
女儿很出色, 从一个小医生做起一只做到省城三甲医院心内科的主任。
唯一不足就是儿子上学没有好好管教,没有读多少书,也不想麻烦别人进医院上班,就在外面租了三间门面开饭馆。
生意有时候不太景气,很多时候买菜还需要向他老爸要钱。
听说陈院长那时候工资都有一万二。
生病住院啥的都不掏钱。
住的都是高干病房,抽去的护士都是技术顶呱呱的护士或护士长不放心亲自出马。
陈院长的儿子虽然做生意挣钱能力平平,可是对老爸是格外的上心。
有一回好不容易接到一单三十席的生意,菜基本上配全了,第二天就要接待客人了,可母亲前一天半夜突然打电话说,老爷子突然嘴巴有点歪了。
这陈老板马上心急火燎地驱车赶回家,小心翼翼地扶着老爸上车,迅速地送到了县城最好的医院,住进高干病房。
一检查,发现父亲有中风的迹象。
立刻要求医生用最好的药,尽最大能力只好父亲。
待安排好一切,母亲知道他家里还有要紧事,就催促他回去忙,他却说,家里的生意算什么,把我老爸照顾好了,比什么都强。
很快她打电话让一个朋友出面接过这单生意,说照顾好父亲是当前他最大的任务。
一个月一万多,干什么也没有这个牢靠。
好像他的临时撂挑子,还惹恼了酒席主办方。
别人打电话说,他极其不负责任,以后绝对不再踏进酒馆半步。
而且说,如果他转包出去的酒店饭菜不好,他一定会告他。
这个陈老板冷笑着说,告吧,一定奉陪。
父亲的身体比自己的破烂生意强得多了。
一天,护士长临时有事,派了一个年轻护士来给陈院长打针。
由于老人家脑梗塞,住院时间长了,血管从手上一直扎到胳膊上,不小心,扎了三针都没有穿刺成功。
老爷子疼的直皱眉。
陈老板不依了,一巴掌掀翻了输液盘,把小姑娘吓得哇哇大哭。
陈老板指着鼻子骂她,自不量力,何苦在自己父亲身上找感觉,换护士长来,不然马上投诉到院长那里去,扣罚你工资绩效。
小姑娘一个劲赔不是,金豆子掉了一地。
陈院长抖动着嘴唇劝儿子,不要为难别人,也不是她情愿的,换个人来就中。
经过陈老板这一操作,科室的护士都避之不及,唯恐轮到自己去给陈院长治疗。
这天,陈老板刚替换了母亲在医院陪床。
突然他感觉父亲的鼾声如雷,嘴巴一张一张。
立刻呼唤医生前来看看。
哪知值班的事年轻的医生,他不敢贸然去查看,只是打电话给管床的老医生询问病情。
问了半天,陈老板站在病房门口破口大骂,说如果父亲有什么三长两短,一定不会饶了这一帮酒囊饭袋。
你赶快抢救,等到你问清楚了,都来不及了。
那年轻医生拿着血压计听诊器急匆匆地跑过去,翻翻老人眼睑,瞳孔尚等大等圆,只是呼之不应了。
赶紧推到CT室检查,一查,倒吸一口凉气,老人的脑梗成了大面积的。
赶紧让陈院长管床医生,还有医院几个领导都来了,一直抢救到半夜,陈院长还是走了。
陈老板悲痛欲绝,掀翻了护理部的电脑,还想与管床医生理论。
被他母亲死死拉住了。
母亲说,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人既然走了,九就得为他身后事多操心,你就是把医院拆了,你爸爸也回不来了。
活的时候没亏欠他,死了也就心安了。
后来陈老板为父亲举办了隆重而庄严的丧礼。
镇上的领导还有一些有头有脸的人都前来吊唁。
陈老板有些沮丧,从此再也没有父亲的高收入工资给自己保驾护航了。
回到题主问答,有高退休金的老人,往往被子女当做宝贝供起来,倒是有一定道理。
一方面是孝道使然,一方面扣掉照顾他的生活成本,家属可以小赚一笔生活费。
儿女只要付出劳力照顾好有高退休金的老人,不用操心钱从哪儿来 ,不用担心兄弟姐妹谁出多出少 ,不用兄弟争风吃醋,不用担心兄弟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