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和“良言一句”,没有恶意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
在我的生活中,有四个我最不想见的人。
我姑,我小姑子,我曾经的一个领导,还有我一个朋友。
因为见了面,就是说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不该这样,不该那样!早就对你说过……我知道她们都是好意,可是这份好意和逆耳的忠言经常让我体无完肤,也经常让我的好心情跌落谷底。
领导和朋友我可以避开,但是亲情有时候是躲不掉的。
尤其是我姑,作为一个长辈,无法避免。
我只能压缩到每年的过年过节,去聆听几个小时的教诲。
耳提面命,情绪就像一辆过山车,每次从她家出来就像从监狱里得到特赦。
我是这样理解的,忠言逆耳,既是带着忠告又不太好听的话,一般是给人提建议的。
良言一句,应该是暖心的话,是给予精神慰藉的,一句也不是具数,只是说良好的语言能带给人温暖的力量。
“都是为了你好!”相信这是发生在亲子、夫妻、上下级,甚至朋友之间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吧。
回归到你的生活现实本身,回归到你身边的关系中,回想你每天面对的语言,你是真的那么爱听逆耳之言吗?
还是只是囿于这句千古流传的经典台词?
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真心为了孩子好。
哪对夫妻不想好好沟通,把日子过好。
可是,语言却经常变成一把刀,划伤彼此。
既然为了对方好,既然是忠心之言,为什么不能好好说呢?
难道非要逆耳不可?
为什么不把它变成良言一句三冬暖呢。
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中,那些在我生命中留下温暖语言的人,至今温暖着我。
关于这方面,有时间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
如果只是忠言,可以转换成良言,如果再加逆耳,就会成为伤人的武器。
《非暴力沟通》里告诉我们,不好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也是一种暴力。
因语言伤害造成的悲剧,已有很多的报道。
好好说话,说好话,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条友们,你们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