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每天白白烧掉上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是天然气真卖不出去了吗?
俄罗斯国内拥有大量天然气资源,这是一个能够靠天吃饭的国家,当然,相比于中东产油国来说吃得没那么香,可已经比全球绝大部分国家要好得多了。
欧洲大陆缺乏能源,离着俄罗斯很近,原本双方之间每年有大量的能源交易,尤其是天然气,欧洲几乎没有其它替代品。
一个有天然气,一个有钱,双方各取所需,公平交易。
为了增加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能力,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公司以及俄罗斯的公司还共同投资开发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专门用来输送天然气,为的就是更好地做天然气生意。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拉着欧洲一起制裁俄罗斯,其中的重要一项是逐渐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直至完全停止。
我们看到煤炭与石油领域美国、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今年年底甚至能够做到完全停止进口。
但天然气领域比较复杂,欧盟中有两派声音,一派不太支持立马停止进口,另外一派主张制裁就要制裁彻底。
不论两派的争论如何,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数量还是在不断减少,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营就搁浅了,最近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涨上了天让欧盟国家苦不堪言,物价飞涨,老百姓空调也不舍得开。
另外一方面,俄罗斯的损失同样也是巨大的。
天然气开采出来后没法长期存储,必须立马卖给需要者,否则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么烧掉,要么关闭设备、减少产量,俄罗斯选择了前者,所以才有每天白白烧掉上千万美元天然气的事情。
那么俄罗斯为何不选择关闭设备以减少天然气产量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烧掉的千万美元天然气并非实际损失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设一盘番茄炒蛋盖浇饭的价格为10元,老板做出来后顾客突然跑了,这盘饭只能倒掉。
对于老板来说的实际损失并不是10元而是番茄、鸡蛋、米饭等的物料成本,可能也就3元钱,只占了售价的30%。
俄罗斯的天然气成本相比于售价的比例可能更低,尤其是在如今天然气价格大涨的情况下。
各类报道中的“千万美元”均是以售价为基础计算的,至于成本价媒体为搞不清楚,只有俄罗斯企业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很低。
2.关闭设备的损失更大天然气开采、运输设备的造价机构,以几十亿美元甚至几百亿美元计,这些钱可都是真金白银,和上面提到的按售价计算不一样。
设备造好以后每年需要维护,有车的朋友都知道,车价越高、维护保养的费用就越高,万一碰了一下维修费用也很高,关闭、停止开采设备会产生额外的维护费用,甚至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损失将是天文数字且是实实在在花出去的现金,远比烧掉天然气多。
3.确实没人买,因为没法储存有的人说,俄罗斯可以把欧洲不买的天然气低价卖给其他国家,比如咱们。
理论和实际往往不同,我们虽然是能源进口国但每年进口的数量基本上都差不多,根本没有多大的额外需求。
那么是不是可以乘着俄罗斯天然气没人买捡便宜备一点呢?
还是不行,原因已经提过了,没地方存储,天然气可不是固定资产,买回来虽然找个空地放着就行了,存储天然气需要专业设备,造价高、建造工期长,一般不是长期需要存储那么大量的话是不会投钱去造的,否则连本都收不回来。
因此,俄罗斯只能选择损失代价最小的方案,白白烧掉那些多出来卖不掉的天然气。
制裁对于俄罗斯与欧洲均会造成损失,就看谁损失的多、谁损失的少。
其实从经济角度来说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双方都能获益,只是这个世界除了算经济账外还要考虑很多方面的事情,比如政治,又比如站队。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