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示威都是用军事演习呢?

2022-09-01
4 阅读

人家不是怕你演习,是怕你演着演着来真的了。

东汉末年,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

信里写道: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会猎于江东。

你相信曹操里的百万大军南下江南,就是想和孙权来一场演习吗?

还有,1973年埃及在苏伊士运河西岸集结了大量军队,展开军事演习。

以色列觉得,也就是个演习,跟我们没关系。

10月6日这一天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期“赎罪日”,全国上下欢天喜地庆祝节日的时候却没想到危险已经降临。

表面上演习的埃及军队骗过了以色列的侦查系统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以色列号称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

如果不是有美国人帮忙拉偏架,这场仗以色列很可能就灭国了。

今年年初,俄罗斯军队不断进行大规模调动。

同时对中央军区,西部军区,南部军区,空天军空降军等部队进行战备检查,并且调动各部队分赴靶场进行实弹检验。

虽然俄罗斯方面表示,外界想多了。

但是不久之后俄乌战争爆发,到今天战争也没有结束。

正是因为有这些历史事实摆在眼前,当一个国家进行演习的时候,哪怕他说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得不让相关各国有所提防。

避免对方把演习变成真正的武装进攻的时候己方没有防备。

当然,大多数军事演习虽然确实是某一国对另外一国的军事威慑,但是演习也就单纯是演习而已,真把演习变成战争的情况还是非常少的。

就拿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来说,从俄罗斯在国内进行调动和演练的时候,在此之前几乎每年俄罗斯都会来这么一出。

所以,按照惯性思维,相对往年来说今年的调动也许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即使俄军加大调动力度,可能也会被很多国家认为只是对乌克兰政府进行更大力度的威慑罢了。

只有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人们才会发现,原来这不是演习,来真格的了。

但是,相关国家面对对手演习的时候,肯定要认真应对,避免假戏真做,这也是演习能够对相关国家实现有效威慑的原因。

而对举行军演的国家来说,只做军事演习所动用的军力和资源并不多,还能吓唬一下对手,挺划算的。

比如,俄罗斯2018年进行的东方-2018战略演习参演人员超过30万;装备有陆地车辆7000辆,火炮3.6万门,各式飞机1000余架,舰船80多艘,是1981年苏联西方-81演习以来俄罗斯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

看着热闹,演习总体的费用也就10个亿。

如果爆发战争,可能每天就会有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美元的成本,整体的战争成本可能会就会高达几百亿甚至上万亿美元,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这是不可承受的,甚至有可能因为战争成本太高影响到国运,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果能够通过演习进行了威慑能够达成某种战略,没有多少人愿意把演习变成战争。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