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重点高中的,他们在初一是什么水平,也是重点高中水平吗?
我用亲身经历回答这个问题。
女儿初一时叛逆,学习敷衍,成绩排名大约区2千多名(初一全区5千多学生), 考普高都难。
我们加强监督和管理,结果成绩没提高,亲子关系更糟糕了。
我都想放弃了。
初二的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感觉好像睡醒了。
我觉得自己初一时是个学渣。
”从那以后,她开始主动学习了。
初二跌跌撞撞地摸索学习方法,有时会找老师问问题。
成绩逐渐提高,区排名大约9百名,接近重点高中线了。
初三发奋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初三下学期,顺利通过重点高中分配生考试,提前预录。
中考成绩超过重点高中分数线50分。
女儿初一时考不上普高,初三提前被重点高中录取,这也算是小小的逆袭。
初一那年感觉日子太煎熬,初三这一年感觉惊喜不断。
这一路走来,感概颇多。
孩子的进步除了她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家长的帮助。
我回顾一下,在帮助孩子进步的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事情:1.及时反思,积极学习,适时改变。
感到亲子关系很糟糕,我失望甚至绝望。
而后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且积极学习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
我慢慢认识到孩子的叛逆是因为我没有给她足够的尊重和平等,她的想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她是用叛逆来表达她的不满,想用叛逆来获取对她重视和尊重。
于是我也慢慢改变了。
学习上的事由她自己做主安排,我们会适当的提醒和给出一些建议。
并且告诉她,需要我们帮助的,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生活上的事,会征求她的意见;虽然她的成绩还不能让人满意,但我也会找到合适的时机表扬他、鼓励她;如果确实是我错了,我会诚恳地道歉。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对我的态度有了明显好转,很多事情愿意和我分享。
亲子关系融洽了,教育才会有效。
2.做忠实的听众,既可以分享孩子的喜悦,也可以分担她的忧愁。
亲子关系融洽后,每天放学回家,孩子会把当天发生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和我分享,这时我会停下手中的事情认真聆听。
当她她有困惑的时候,我会帮她一起分析,或者在她讲述的过程中就慢慢想清楚了。
有了愉快的心情,学习效率也更提高了。
3.善用奖励机制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奖励机制不可少。
女儿初三下学期提成想养狗。
那时她的成绩排名在区3百名左右。
我提出中考考入区100名可以养狗有了这个约定,女儿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天像打了鸡血,还常常给自己灌心灵鸡汤。
在约定后的一个多月,女儿在初三四月调考中考出了区55名的好成绩,这真是喜出望外啊!最后中考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以上是我根据亲身经历总结的一点想法。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