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岳飞的岳家军攻打水泊梁山,双方胜负如何?

2022-09-03
106 阅读

宋江不够岳飞一合之敌。

岳飞和水泊梁山并不在一个时期,巅峰期差了十多年,但是却可以根据相关人物以及兵力配比进行比较。

论岳家军和水泊梁山胜负,这个是需要分实力对比还是写小说,写小说也要分是什么时期的小说。

先说小说强行将两者相关。

如果是1600年之后的小说,如果强行要把水泊梁山和岳飞联系在一起,肯定就是水泊梁山活下来的人在某些地方帮助岳飞,毕竟经过冯梦龙和金圣叹等人的推介,《水浒传》已经成为圈内小说的标杆,直到现在,梁山好汉也是义薄云天,替天行道的代表。

所以不能说他们不好,说他们不好,就是与大趋势对着干,这样的小说就会被唾弃。

如果是1600年之前的小说,很难让双方相遇,梁山巅峰时期岳飞才十七八岁,还是个未从军的愣头青呢。

非得小说杜撰一个交集,只能写岳飞有感悟宋江起义而励志参军报国。

宋江起义1121年被平定,岳飞1122-1123年左右开始参军,岳飞家长离宋江起义活动范围不远。

前提是,在《水浒传》之前,有人关注宋江起义这个事件。

小说杜撰说完了,拉回来说巅峰实力对比。

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如关公战秦琼一样没法比较。

当参数差距足够大时,就会有质的区别。

更何况,岳飞和水泊梁山之间还有横向对比的人物空间。

历史上水泊梁山的农民起义规模有多大?

水泊梁山起义军,即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军,是北宋末年几百个农民起义中的,小规模起义,连中等都算不太上,仅利用地方武装就完全剿灭的起义,起义期间,甚至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占领过州县,攻打县城杀贪官,这种起义还停留在无战略,无目标的起义范围。

宋江起义全过程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义,山东郓城、梁山一带还流传着:“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

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的儿歌。

可以理解为,水泊梁山初始人物是36人,而不是108人。

而这36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英雄好汉,而是苦于朝廷过重的苛捐杂税而流离失所的农民。

宋江起义持续不到三年,声势最强大时率众万人,攻打河朔、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当歙州知州曾孝蕴接受授命率军征讨时。

宋江只能率众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进行游击作战。

在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起义军攻取淮阳军(今江苏睢宁),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登岸时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宋江起义是落魄的农民落草,乘着对朝廷民怨四起的东风而发现出来的劫富济贫,惩治贪官污吏的响马队伍。

在其最强大的时期,也只是攻打下几十个县城,却一直在游击作战,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占领,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规模农民起义。

而当时朝廷在初次诏安宋江失败后,直接授命当地知州组织人手将其剿灭。

宋江起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占领领地,没有足够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更无险可守。

以万人众夺取理论上只可能有百人,最多千人驻守的县城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面对手握数万正规军的州府,却是无能为力的。

宋江起义不可能发展壮大起义后期,两年多的时间,宋江起义军都无法得到长足发展,到了后期,宋江部队在山东境内已经很难继续发展下去了,遂开始往南方转移。

因为山东境内该攻打的县城攻打过了,山东西路州府开始关注这支起义军了,在京都开封辐射范围内的农民起义军难以生存。

(这也是宋江起义无法壮大的根本原因,中央集权附近只适合士大夫篡权,不适合农民起义,因为没空间发展壮大)结果就是,宋江起义军往南方地区发展的第一步,就被剿灭了。

宋江起义军当时从沭阳乘十余只钜舟到达海州,刚一登岸,就被当地知州轻兵引诱,然后遭千余名死士埋伏,后路船只还被焚烧,最终战败。

岳飞何许人也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巅峰的岳家军有十余万人,分12军,每一军都由猛人率领,王贵、张宪、牛皋都是当时有名的名将,而且岳飞军队有系统的后援支撑部队与军工部队,有严格意义上的步兵战斗单元,水兵战斗单元,甚至还成立了宋朝最正规的骑兵战斗单元,也就是隶属岳飞直接统帅的背嵬军,坐拥8000精锐骑兵和万名步兵,有“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之说。

岳飞不管在人员数量,装备配给,将领的能力还是作战的纪律性,都不是宋江起义军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比较的。

巅峰岳飞和巅峰宋江起义(水泊梁山起义军)比较,就如一个装备齐全的特种兵与手握玩具刀的顽童比谁厉害一样。

以典型人物横向对比梁山和岳飞实力这里需要提到一个人,张叔夜,海州知州(现在连云港附近),因为就是他当时剿灭的宋江起义,同时也参与了抗金战役。

张叔夜算是北宋时期忠诚,且比较会打仗的名将,也是后来靖康之变的主要人物。

在6年后皇城京都遭遇第二次金军进攻时,张叔夜亲率三万余人支援京都,但京都最终还是被金军攻破。

6年前,剿灭宋江起义时,张叔夜是被排挤到海州的,作为沿海城市,是没有重兵的州府。

而6年后的张叔夜,是中央集权中心的邓州知州,兼任南道都总管,兵权在握。

就这样,联合京都驻守的部队,也落了个城池被破,双圣被活捉的下场。

非巅峰的张叔夜,可以将宋江起义彻底剿灭,巅峰的张叔夜挡不下金军的南下。

而刚单独率军的岳飞就能以两千余众夺回被金军占领的建康,更是在巅峰期数次北伐,连战连捷,甚至金军营中都有,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说法。

也就是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的带领下,使得南宋在金军的大举进攻下稳定了下来,甚至一度出现了反攻的可能性。

巅峰岳飞能对已经占领中原地区如日中天的金军造成威胁,而巅峰的张叔夜守不住刚崛起的金军的进攻(也有其他州府将领未支援有关),而被排挤期间的张叔夜却能以一州之力一战全歼宋江起义军,更何况,海州边境重镇,海州隶属部队的作战能力更是没法与岳家军这种与金军交战连战连捷的部队比。

如果以张叔夜作为横向对比点,强行对真正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水泊梁山)与岳家军实力进行对比的话,水泊梁山的实力与岳家军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以典型战役横向对比梁山和岳飞实力也可以从与宋江起义同时代的方腊起义进行比较,虽然小说上说是宋江征讨方腊,但历史上宋江和方腊可能并无交集,因为方腊起义当时的声望根本不是宋江可比。

方腊当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占领了南方六州52县,聚众几十万,扼断北宋经济命脉且据险以守。

与之相比,宋江起义就是小打小闹。

就这样一支起义军还是被童贯率领的15万宋军击破。

正规军和农民起义的战斗力差距可见一斑。

而童贯率领的20万宋军连当时北方被大金打的节节败退的辽国的燕京都拿不下,岳家军却可以在与如日中天的金军交战中屡战屡胜,也足以看出当时北宋部队的战斗力与岳家军战斗力的差距。

总结不管怎么比较,参照物是什么,从作战能力,到后方供应,从战斗单元完整性,到兵力将领数量,水泊梁山也不会是岳家军的一合之敌。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