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孩子青春叛逆期让家长害怕而我们70后几乎没有叛逆期?

2022-09-03
330 阅读

作为一个70后,我们也曾年轻过,不是没有叛逆期,而是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明显罢了。

那时的我们,家里兄弟姐妹基本都是两三个,父母要么是务农,要么就是单职工,每天就是为了一家的吃喝拉撒生计奔波,我们除了学习就是回家做作业,帮家里做家务事。

特别是父亲的皮带、麻绳、衣架、拖鞋,都是我们身上的常客,而且每打一下就是一个烙印,父母的思想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听话就是皮痒了,抽打一下属于常态化家庭管理。

假如在学校被老师教训了,绝对不敢回家诉苦,特别怕老师家访。

那时通讯不发达,不像现在的通讯网络那么发达,一有点风吹草动,老师就会在班级家长群里@家长了。

那时最怕的还是老师要求家长到学校。

70年代的我们,吃没吃的,玩也没有那么丰富,大家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而且相对老实一点的。

我们与外界的交集,也就是靠大城市向小县城辐射,接受新思想主要就是电视、广播、报纸,那时最多就是看着大朋友穿喇叭裤,扛着录音机跳霹雳舞,而且不敢造次,虽然也有刺头,但多数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在的孩子,被大人宠着,没有受过多少苦,吃穿不愁,而且接受新事物的手段繁多,受到的诱惑又多,受不了太多的压力,动不动就是抑郁。

这一切都是与环境影响有关,与父母的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有关。

以往我们的老师随便拿教鞭打学生,粉笔头和黑板擦伺候,而且还不敢回家诉苦,被家长知道了还免不了又一顿胖揍。

现在的老师,谁敢打学生?

连骂都不敢,这就造成了学生养尊处优,心理承受能力差,动不动就要跳楼自杀,素质及抗压能力明显的差。

还有现在孩子的素质教育实在堪忧,特别是道德教育,娇生惯养,养尊处优,让家长特别头痛,这一切都只能怪自己从小没有严厉管教。

看看一个小孩摔跤了,大人会用脚跺地板,怪罪地板不平,而不是告诉小孩走路小心,让孩子产生了一切都是外界因素影响他们的心智发展。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如何培养教育,家长和学校,以及环境就是一个大染缸,以身作则,身传言教是关键。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