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今年考上公务员,结果原单位要分批参公,应该怎么办?
粗略看了一下其他网友的回答,可以说,90%以上的人都回答错了,不是回答的结果错了,而是分析过程错了。
我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我是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很多年前,我还是XX办副主任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时的党政办主任高升了,位置空缺,领导安排了党政办的一位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家都明白,在领导心目中,这一位副主任并不是担任党政办主任的最佳人选,或者说,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在乡镇基层,党政办主任是提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概率最大的中层干部,好多年轻公务员都想争取这个职位,其中我也是符合条件的人员之一,朋友都劝我,让我去努力争取一把。
但当时我非常犹豫,非常矛盾。
当时我在我们部门是副主任,但承担了部门内部大部分的工作,我们的主任年纪已经大了,对工作热情不高,在部门工作分工上,只有一句话(对我说):“你来安排就行了。
”因此,很多工作我都是自己带着同事们做,也在主任的授权下,直接向分管领导甚至书记镇长汇报,其他部门的主任涉及到工作协作的时候,也是直接找我,因为每次找我们主任,我们主任都让他们找我。
久而久之,我就成为了部门的代言人,也可以说,我就是部门的“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我们主任已经多次向党委政府书面申请退出职位,推荐我接任,我们分管领导也多次表示,让我做好接班准备。
要知道,我们部门的主任这个职位,是当时乡镇政府里面唯一一个副科级的中层干部职位,这对我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毕竟去了党政办当主任,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提拔副科级,似乎在本部门还更容易一些。
就在这来回犹豫和彷徨之间,一直拖着没有去找领导,最后这个主持工作的党政办副主任被正式任命为党政办主任,转正了。
我也就只能继续呆在本部门等待机会。
一年后,恰逢机构改革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我们部门主任退二线了,由我接任,实现了当初的想法。
但很可惜,我们部门不再是副科级部门,我担任了部门主任,仍然是正股级职务,而党政办主任被提拔到了副科级领导职务上。
回到问题。
提问者其实并不是不清楚参公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区别,而是像我当年一样,两条路似乎都可行,却不知道选哪一条。
还是先说说参公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区别吧。
其实基本上没有区别,除了名称不一样,其他都一样。
乡镇政府的财管所就是参公事业单位,招聘进来的工作人员就是参公事业编制人员,无论是招录方式、工资待遇、级别评定、提拔晋升,都跟公务员完全一致,同样可以直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班子成员。
所以,相信提问者不是在犹豫公务员和参公的差别,而是因为在原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较大的提拔晋升机会,而去了新单位当公务员,一切都要重新再来。
这才是提问者的真实疑虑。
我的看法: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可以影响最终选择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列举几种情况:一,如果在原单位的提拔晋升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原单位的分批参公也基本上确定包括自己在内,那么建议留在原单位,转为参公的同时,也提拔晋升,没必要去另一个单位当公务员,重新再来;二,如果在原单位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分批参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轮到自己,那么选择新单位的公务员吧,哪怕重新再来也值得;三,其他因素就是家庭远近、是否有赏识自己的领导、在城市还是农村等,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选择吧。
世事变幻无常,没人能够未卜先知,知道哪条路更好,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