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张僧繇国画艺术与特点是什么?
2022-09-04
38 阅读
张僧繇生卒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
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
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
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奉命给当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果。
他的“画龙点睛”传说颇为脍炙人口。
所作人物“笔才一二,像已应焉”,“骨气奇伟,规模弘逸”。
山水画直接用青绿重色画峰峦泉石等,而不以笔墨勾勒,称为“没骨法”。
张僧繇对隋唐时代的画风有着一定的影响。
张僧繇对绘画的另一大贡献是吸收天竺(今印度)佛画中的“凹凸花”技法。
所谓凹凸画法,就是现在所说的明暗法、透视法,这在中国本土绘画中是没有的,这种方法对于形体的空间塑造有很大帮助,能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收到逼真的效果。
善于学习外来艺术、创新中国画的第一人。
张僧繇生平勤奋,《续画品录》说他“俾昼作夜,未曾厌怠,惟公及私,手不释笔,但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
”足见他业精于勤的可贵精神。
在色彩上,吸取了外来影响加以利用。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谿宫氠怪图》、《摩纳神仙图》等,分别著彠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
传世作品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张僧繇的“画龙点睛”典故至今在用,他创造的“面短而艳”的人物画样式,成为了他身后二百年间的主流画风。
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他创造了中国画领域多项第一的画界“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