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隶书要从哪里开始,必须要写好篆书吗?
书法的学习,没有硬性条件规定,必须要先学哪一种书体。
按照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来说,通常大家都会从楷书学起。
但也可以先从隶书学起。
隶书相对简单隶书比起楷书来,在笔画上,相对简单,横平竖直,变化没有那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隶书,也就是汉隶学起,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当然,汉隶入门容易,写好却不是那么简单。
主要的汉隶经典帖子分享给大家一下:秀美适合女性写的《曹全碑》、刚柔并济的中性风格《礼器碑》、其次拙朴厚重的《张迁碑》。
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性格、以及对字体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字体学起即可。
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师古,也就是在章法上,勤学苦练,临摹古人的帖子,久而久之,熟能生巧。
很多人可能又会问,是一起临摹几个字帖,还是一次只临摹一本字帖呢?
先专注一家 后多学其他家书法的学习,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明显效果的,所以,需要耐心。
在选择好适合自己性情的书法字帖后,建议专注临摹一家,比如,你觉得《曹全碑》适合自己,那就每天花费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认真临习该贴就可以了。
如果有些笔画把握不准,条件允许,可以请教身边懂书法的老师,也可以跟随他们学习一段时间。
毕竟书法,也就是毛笔字与硬笔字的学习不同,用笔、用墨、技巧、布局、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闭门写毛笔字,往往写出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这点大家要清楚。
书法,归根结底,就是写出来的字,是有出处的,比如,出自于哪个字帖,哪个古代书法名家就是这样写的,不然,自己乱写会被内行人见笑。
写好隶书必须要先写好篆书?
说完隶书的学习,咱们再探讨一下隶书与篆书之间的学习关系。
首先,学好隶书,与学好篆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两个书体在历史上是篆书在前,隶书在后。
按照朝代划分,篆书书法,要早于隶书书法。
篆书在秦朝,隶书在汉朝。
落地到学习上,初学者也可以先学习篆书。
篆书,更注重的是练习线条,流畅一笔呵成的线条美。
其实,比隶书的写起来要相对难一些。
如果你要练好线条的话,可以先写篆书。
而后再有篆书,过渡到隶书的学习。
隶书,注重的是平稳方正。
相对于楷书、行楷书、草书,隶书是五种书体中最简单的。
但要真正写得古朴厚重,灵动有趣,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篆书的字帖方面,我身边学习的朋友,他们临习较多的是吴昌硕的《石鼓文》,邓石如的《弟子职》、吴让之的《吴均帖》全称《梁 ·吴均与朱元思书帖》。
这些篆书的帖子,也是相对经典,看得懂的。
吴昌硕篆书对联总结对于书法初入门的人来说,先写好篆书,而后再过度到隶书,是可行的。
反过来,先学习隶书,而后再学篆书,其实也是可以的。
总之,两种书法字体的学习,并不分先后,也不分主次,对于初级书法学习爱好者来说,两种书体相对其他三种书体简单好入门一些。
大家不妨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坚持练习下去。
我是@西西阅读空间创作者,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