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进行一次炮火覆盖需要多少钱?
虽然非常贵,但是炮火大面积覆盖这种作战方式已经过时了。
一战,二战,朝鲜战争,经常采用炮兵群进行大面积火力覆盖的方式进行打击。
具体战例,我就不说了,太多了。
后来的越战,采用这种方式就很少了,多是采用航空火力进行打击。
不过此时精确制导武器还不成熟,那就采用多批次轰炸的办法,来达到摧毁敌方目标的目的。
到了海湾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主流,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100万美元,一个波次就打了200多枚,仅仅这一下,2个多亿就打出去了。
然后空中炸,地面坦克+步兵战车突进,几天时间,就以百人的伤亡代价,摧毁了伊拉克的百万大军。
这样的作战环境下,传统的牵引式火炮,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因为牵引式火炮收放速度慢,只要一发射炮弹,被反炮兵雷达截获数据,解算弹道,确定炮位,几分钟时间内,对方的打击火力就能把牵引式火炮给报销掉。
所以,以大卡车运输炮弹和炮班人员,并且做动力来牵引火炮的这种炮兵,迅速退役。
取而代之的是炮兵新贵,履带式自行火炮,轮式自行火炮,以及自行远程火箭炮。
当然,步兵的老伙伴,迫击炮还是那样子,改动不大。
60炮,82炮依然是单兵携行。
只是,炮弹都升级换代,贵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究其原因,还是现代炮弹科技含量极高,大口径精确打击炮弹,飞行几十公里,误差米级。
这样的打击精度,我打个比方,那就是从40公里外,发射155毫米精确制导炮弹,直接摧毁你居住的楼房,只需要1发就足够了。
而传统炮弹,要做到这个,可能需要几十发。
然后。
。
。
人家大炮发射之后,马上就收炮跑掉了,根本不会在原地多呆几分钟等着挨打。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军迅速淘汰老式火炮,装备猛士炮,卡车炮,大口径远程火箭炮了吧。
猛士炮,口径对应之前的师级火炮,120、122毫米口径。
卡车炮,口径对应之前的军级火炮,152、155口径。
大口径远程火箭炮,更是全军战略级装备,口径300毫米左右。
这就是我们为下一场战争准备的火力打击体系。
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再往上,就是东风15级别的核常兼备型号地地导弹了,比如东风15。
这样的一堆高科技装备,消耗的金钱也是惊人的。
一发普通炮弹,价格在数千元起,一发精确制导炮弹,价格10万起。
甚至价格高到,鹰大户自己也用不起的程度。
比如,美军的M982型155毫米卫星制导炮弹,2015年的采购价是26万美元一发;美军的朱姆沃尔特舰的舰炮炮弹,80万美元一发;美军的120毫米迫击炮精确制导炮弹,1.5万美元一发;美军的海马斯火箭炮精确制导火箭弹,10万到16万美元一发。
这样昂贵的炮弹,可以说比堪比黄金。
前人说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话真的太对了太对了。
即使普通的大口径高爆榴弹,一发价格也在数千美刀。
一个炮兵营十几门炮来一个齐射,十来万美金就打没了。
要打一个基数,自己算吧。
所以,如今的战争,依然依赖火炮大显神威,主角却早已经是精确制导炮弹和大口径远程火箭炮。
以我国的03式大口径远程火箭炮为例,口径300毫米,一发炮弹75万RMB,一门炮12个发射管,12发炮弹,仅仅炮弹就价值900万RMB,来12门炮来个齐射,就是1个亿打出去了。
综上所述,由于作战武器的进化,作战理论的更新,现代的炮战,已经基本不会出现以前的大面积炮火覆盖的战争形式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确战,点穴战,斩首战,强调对点对线的精确打击。
比如此次的俄乌之战,乌军要炸克里米亚大桥,就采用了海马斯火箭炮来打远程袭击,打了6发,命中两发,在大桥上打了几个窟窿。
虽然没炸断,但是此举也势必把一部分俄军钉在此地防守大桥,消耗了俄军的有生力量,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有人问,传统的炮弹,比如高爆榴弹是不是就不用了?
当然也可以继续用,毕竟制导炮弹太贵了。
所以打传统炮弹都是打急速射,打个几发就赶紧收炮走人转移阵地,不然对方的反击炮火就把大炮阵地连窝端掉了。
比如图中,就是无人机拍摄的真实战场,一个火炮阵地被对方打掉了,人员装备全部损失。
所以这样的作战环境,大面积炮火覆盖理论,已经过时了。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