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琵琶行》之后,为什么我觉得琵琶女一点都不凄惨?
元和十年(公元815)6月,白居易被贬江州,有一天在江边喝酒送行,偶遇琵琶女,上前攀谈之后,留下来弹奏一曲,于是就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明白了文人写此类诗的特殊感情,和白居易的具体遭遇,你就能明白,白居易其实是借着写琵琶女的凄惨,来衬托自己的心境和凄惨。
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琵琶女并不凄惨,甚至还是人生赢家,一个大美女,年轻的时候,是高级名媛,每天都在酒会上唱歌跳舞,追求她的人,不知道排了多长的队伍。
喝酒场合,看男人为她争风吃福,年轻的时候,仗着美貌和青春,就是要肆意妄为,成了那个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大美女。
但美人也有迟暮的一天,等到年纪大了,又找个一个富商给嫁了,这让我们现代人看来,这简直就是成功上岸呀,妥妥的人生赢家呀。
真搞不懂这样的生活,凄惨在哪里呢?
我们之所以不觉得琵琶女凄惨,是因为我们的起点都太低了,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起点都很低,我们看看琵琶女过的是什么生活: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这可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享受过高光时刻的人,你再让她回归寂寞,回到无人在乎冷端的境遇,这就是最凄惨的人生,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享受过繁华,便很难再忍受寂寞,其实写琵琶女是虚,写白居易才是实,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是不是很出名,感觉好凄惨呀,很多人在凄惨无助的时候,在他乡倍感凄凉的时候,突然有个老乡,那种凄凉的感觉只有自己能懂。
但琵琶行是首长诗,就算你不知道白居易的生平,只要读到最后一句,作为成年人,你就应该明白,琵琶女凄惨的什么地方了。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听琵琶女讲述自己的人生,在座的都哭了,都觉的这个女人好惨,尤其是作者哭的最伤心,如果不是最后一句,我差点就被白居易骗了。
江州司马可是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这可是高官呀,要知道是多少人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官职,光是这个职位,就超越了大部分人了。
说道这里,其实就应该明白,白居易为什么伤心了,因为他是从中央被贬下来的,琵琶女为什么凄惨了,以为曾经过于辉煌。
这世间,有两种凄惨,一种是压力巨大,吃不饱穿不暖,一种是落差巨大,哪怕是锦衣玉食,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很凄惨。
琵琶女和白居易本质上都是一种人,都是体验过了人生辉煌之后,又下降到一个非常落魄的境地,而事实上,他们的落魄境地,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境遇要好了。
但这就是文人,是文人的一贯作风,只要是郁郁不得志,不管做什么官,吃什么肉喝什么酒,那心里就一定是幽怨的,是不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