侑字是什么意思?
2022-09-05
91 阅读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头条”里的问题,常常也是其他平台上的“热门儿”。
“侑字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里,只有一个解释:“<书>劝人(吃、喝)”。
这是说,“侑”属于“书面语”,“劝人吃喝”的意思。
《说文》中,没收录“侑”字。
但这并不代表先秦没有这个字。
《诗·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诗序》曰:“《楚茨》,刺幽王也。
”这是讽刺周幽王的诗,属于西周。
《毛传》:“妥,安坐也。
侑,劝也。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不错——劝吃劝喝,就是“侑”字的本义。
《说文》没收“侑”字,也不代表小篆里没这个字。
小篆的“侑”,为“人”、“又”、“肉(月)”。
“又”是“手”。
就是“有人以手持肉”,明显是“劝吃劝喝”之“会意”了。
“侑”与“酭”通。
“酉”,《说文》云:“就也。
八月黍成,可以酎(zhou)酒。
”“酭”,亦与吃喝有关。
“侑”,劝人吃喝,于是有了“相佐”之义。
《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
周时,天子、贵族进膳“佐”以音乐,用书面语表达,就是“以乐侑食”这四个字。
《礼记·玉藻》:“凡侑食,不尽食。
”这是讲周礼之要求——侍奉尊贵的人吃喝,自己就不能狼吞虎咽只顾自己。
这里的“侑食”,又引申为“侍食于所尊”。
《尔雅·释诂》曰:“醻(酬)、酢(zuo)、侑,报也。
”现在仍有“酬酢”一词,意思是“应酬”,原意是“报答”“回请”。
“侑”亦有此义,也是引申。
另外,“侑”还假借为“宥”,即“宽宥”之义。
《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无一赦。
”这属于古代常有的“同声假借”。
大致就是如此了。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