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既然窝边有草,为何又要舍近求远?

2022-09-05
8 阅读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下一句“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这两句话凑成了完成的一句,而且都比较的有道理。

但事实上对于野兔来说,它们吃不吃窝边草取决于很多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什么情况下,兔子会吃窝边草?

什么情况下,它又不吃窝边草?

野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而且它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不过,野兔并不是单指某一个物种,而是兔科兔属下三十多个物种的统称。

说到这里,大多数人认为家兔的祖先就是野兔,其实家兔是由穴兔驯化而来的,与野兔连亚科都不一样,属于古兔亚科下的唯一一个属穴兔属,就是这个家伙,曾经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达到了100亿只的数量。

这下许多小伙伴应该明白为什么家养的兔子肉不怎么好吃,而野兔就比较好吃的原因了吧?

并不是生存环境的问题,它们压根就不是一种动物。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野兔一共有两种:草兔和华南兔,其中草兔在我国南北都有分布,有着多达50个不同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左右,体重在2公斤左右,耳朵比较长约有11厘米左右,后腿长于前腿,约有10厘米左右,与尾巴的长度差不多,擅长奔跑,身体主要以黄褐色为主。

草兔而华南兔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它们的体型比草兔要小一些,平均体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平均1.8公斤,尾巴相对较短,只有后腿长度的一半左右,体背的毛发为灰黑色。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虽然草兔与华南兔的外观有些差异,但是习性上还是比较相似的,所以下面我们以草兔为例来说一下它们对“窝边草”的态度。

华南兔大多数的草兔会吃窝边草草兔与穴兔在习性上有一个本质的区别,穴兔是穴居动物,它们擅长挖洞,“狡兔三窟”说的就是它,而草兔不同,它们虽然也挖洞,但是洞比较浅,只能将身体后半段藏入其中,而且也没有所谓的“三窟”。

草兔的巢穴通常是在是农田附近的山坡、草甸、洼地、树林边缘等地方的草丛、灌木丛之中,不过,草兔所在草丛、灌木丛通常是低矮的,因为高的草或者灌木虽然具有遮挡性,但同时也会挡住草兔自己的视线。

草兔的主要食物就是青草,其中也包括了它窝边的巢,这是因为草兔其实是一种偏昼伏夜出的动物,晚上活动能够避开大部分的猎食者,尤其是来自于天空中的猛禽,而在白天,草兔通常是身体后半段在巢里,只露出半个身子,然后几乎是一动不动的待在里面。

由于草兔巢周围的地面上有许多干枯的草,这些干草与它的体色高度一致,起到了很好的隐蔽作用,虽然天空中的猛禽视觉敏锐,但是它们是无法发现在窝里一动不动的草兔的。

因此,真正的青草其实并不会对草兔的隐藏带来多大的帮助,所以,如果你真的看过草兔的窝,那么你会发现周围的草其实是有明显的被啃掉的痕迹的。

至于有人说这些茂盛的草可以挡住地面上猎食者的视线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地面上能够威胁到草兔的主要是犬科、猫科以及鼬科动物,这些动物觅食靠的主要是嗅觉,所以即使草兔藏到草丛中,也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

再加上草兔其实是偏居无定所的,虽然它们活动的大范围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它们藏身的地点并不固定,有时候是一个小灌木丛,有时候是一个小土坑,有时候是落叶堆等等,因此,如果窝边有丰盛的草,显然草兔不会舍近求远,而是先吃掉窝边的草。

草兔也不吃窝边草草兔在一种情况下是不会吃窝边草的,那就是在繁殖期。

草兔虽然偏向于居无定所,但是在繁殖期,它们会待在同一个地方,这里说的繁殖期是已经产仔后,因为它们是哺乳动物会有一个月左右的哺乳期。

在哺乳期间,是草兔幼崽为脆弱的时候,而且在此期间,雌兔还需要外出觅食,所以隐藏草兔幼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这个时候,雌兔就会倾向于不吃窝边草,让幼崽待在洞里,等到一个月后,幼崽就可以单独的行动了。

野兔的生存策略野兔是一种食草动物,它们在食物链的相对底端,有着诸多的天敌,空中的猛禽且不说,地面上的蛇类、中小型食肉动物的食谱中野兔的占比都是比较大的。

虽然野兔有着极快的奔跑速度,但是一旦被天敌发现是非常容易被捕杀的。

所以,野兔的生存策略并不是靠多能跑、昼伏夜出以及智慧,靠的是能生。

放眼整个自然界,能生的动物通常都是天敌较多的动物,而生是它们应对残酷大自然最好的一种生存策略,这一点看看看老鼠就明白了。

野兔通常一年要繁殖3-4窝,一窝平均3-7只,这样一只雌兔一年就能生下至少10只,多则30只的后代,而且第一窝和第二窝在当年就能繁殖,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让野兔即使面对众多的天敌,依然保有相当的数量。

写在最后人们发现兔子不吃窝边草,大概率是发现兔子用来繁殖的窝,因为这样的窝还要依赖于周围的草来保护幼兔,但是野兔除了哺乳期,居无定所,所以它们有无数个临时窝,而对于临时窝,兔子的一贯作用就是“先吃窝边草”。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