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税务专管员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咨询了一位在税务局当专管员的小兄弟以及一位税务代理公司负责人,总结了他们的双方的一些看法,现分享给大家:第一,称呼很重要。
一些会计在这方面十分不注重细节,国地税合并也三年多了,但一些会计在给沟通时仍然会随口说国税局、地税局等,还有就是对于专管员的称呼上,正常可以称呼专管员、税管员,客气点的会称呼领导、老师,但有的称呼就不太让人舒服了,像税官儿、管理员、服务员等,有的会计甚至不知道自己企业的专管员是谁、姓什么......称呼这种细节问题很容易让人疏忽,但是大家想一下,别人找你办事,还把你的名字叫错了,你会不会不舒服?
第二,联系方式一定要畅通。
现在税务局大多专管员都会建立一个群方便通知一些政策和工作,有些会计可能不会及时查看群内信息,打电话有时候还打不通,如果遇到着急的工作,这一点是比较容易让专管员产生反感的。
其实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事,大多数专管员是不会主动联系企业会计的,现在税务局安排的一些工作要求时限比较急,或者企业自身出现的一些业务问题都是需要专管员及时和企业会计沟通联系的,有时还要联系多家企业,想象一下,别的企业都反馈了,就剩你一家联系不上,导致工作不能按时完成,专管员会怎么想?
第三,切忌过河就拆桥。
这里的拆桥是指一些会计由于老板欠薪或者离职跳槽,原企业一时没有会计或者新会计不了解企业情况时,专管员可能会去联系之前的会计进行询问,一些会计还能做到积极配合,但是会有一些会计以各种理由拒绝配合沟通。
从这一点来说,于情配合与否确实看平日关系,但是于理来讲,企业财务也是一支笔,无论现在是否在企业任职,至少发生问题的时段是在企业任职的,如若企业出现问题,会计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再换个角度,很多会计都是负责多家企业的账务,此时不配合,将来万一兜兜转转又分配到同一专管员,虽谈不上打击报复,但是日常工作的顺畅度一定会受影响。
第四,正确理解双方的关系。
税务局和企业之间不是猫捉老鼠的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很多会计一谈税务局就谈虎色变,除去其他原因,会计自身还是有问题的。
一些会计自身水平有限,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这些问题其实改正过来就好,但是一些会计仗着自身业务水平高,利用一些政策盲区或者干脆明知不合规,却给企业老板出一些馊主意,一旦出现问题,不光企业,专管员可能也会受连累,这样的会计代理的所有企业都会被专管员特殊“关照”。
第五,日常关系维系很重要。
这种关系很敏感,可能有些人会把它与金钱、节假日联系在一起,其实自从八项规定以来,税务局大数据的不断完善,权利寻租空间的的不断减小,税务干部自身廉洁自律方面还是很到位的。
其实作为会计,专管员平时安排工作响应快一点,新政落地执行到位一点,账务处理规范一点,见面打招呼主动热情一点,这些在专管员心中都是加分项。
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份工作,工作之余大家都是社会人,没有必要掺杂太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