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法学大学生,累死累活考出国读研,读完后回国发现读的东西没什么卵用是一种什么体验?

2022-09-05
12 阅读

他路子走错了,浪费钱、浪费时光,内外不是人了。

人生道路也是需要思考、设计、确定此路通向光明,才开始上路,努力到成功。

胡乱串,迷路了,辛苦了,却一无所获,徒劳无功。

在中国干法律,首先你要确定你想做国内业务,还是国际业务。

这是两条不同轨道的道路,不要以为可以随便串门,那是绝对错误的认识。

打算在中国做国内业务,中国政法算是大牛级政法院校了,应该一门深入读下去,不要出国读法律。

中国无论是公检法司,还是做律师,都是喜欢一门深入的法律人才。

也就是本科、硕士、博士,最好都是读法律专业的。

本科比较综合,研究生和博士,你可以选择自己打算从事的业务方向,大类分刑法、民商法,小类可以更细化,选择了方向,一门深入读下去。

在中国如果从别的专业转入法律专业,多少都有一定程度被视为半路出家的,有点被歧视。

还是以专一法律文凭为最好。

打算做国际业务,那本科绝对不要读中国法律。

全世界法律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

我个人意见千万别读外国的大陆法系。

全世界大陆法系国家不多,主要代表有法国、德国、中国。

为什么不要出国读大陆法系,因为适用范围太小了。

比如你去德国、法国读法律,在德国、法国如果没有办法做律师,你回中国,德国、法国业务很少。

这文凭没啥用。

如果出国读法律,我建议读英美法系,首先英美法系适用范围很广的,它是西方法律基础,那些适用英语的国家,哪些原来英国、美国的殖民国家,法律都是英美同根同源。

而且美国律师正像美元一样通行全世界。

英美法系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的法律没有本科,先读一个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本科、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才读法律专业的。

所以他们法律都称博士。

比如你打算以后从政,你可以先读政治专业,然后努力考入美国前五的法学院,这些学生以后从政比较多。

如果你打算以后做专利等知识产权律师,你就先读工科专业,再读法律,否则哪些材料你看不明白的。

如果你打算以后从事经济类法律工作,经济类还细分出很多门类,如果你打算做金融类法律,你本科就读金融,你打算以后做企业并购类法律,你可以本科读经济、商学等。

中国人想读外国法律,除了考虑好读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还考虑好今后专业方向,本科、研究生选择相应专业。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英美法律专业不直接招收外国学生的,你要先选一个专业去留学,有了留学经历之后,才可能被录取读那种于他们本国孩子一样的法律专业。

这种录取名额很少。

这个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先读了中国法律,然后累死累活出国读研,无论他读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没什么前途。

如果他干国内法,大家只承认他本科水平。

如果他干国际法,很水,他这情况出国读个哄外国人的专业LLM,俗称老流氓。

这种专业本国孩子不读,就是给外国孩子镀金用的,一年50万左右的费用。

在外国干,这文凭不够硬,不一定可以考律师证,少数地方容许考,也只能办很简单的小案件。

回国干国际业务,法律水平,英语水平都半桶水,又没基础专业做支撑,干什么方向也不行。

八九十年代糊弄一下可以,现在完全不行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