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当四阿哥胤禛去宗人府看十三阿哥胤祥时,他隔着门缝看到胤祥在地上捉蛐蛐,心中无限酸楚,眼泪不自觉地掉下来……十三阿哥胤祥被康熙关在宗人府10年,为什么呢?
当年康熙帝对12岁就嫁给自己的赫舍里皇后,是万般宠爱,赫舍里在诞下皇子胤礽时,因难产去世,年仅21岁,康熙悲痛欲绝,在赫舍里去世的第二年,康熙就册封胤礽为皇太子,对他万般爱护。
但是胤礽对人情世故并不太懂,甚至有点木讷。
康熙在亲征噶尔丹期间重病,前往探视的胤礽看起来漠不关心,后来皇十八子胤祄病重,身为哥哥的胤礽又是很冷漠,这两次胤礽的表现令康熙很是不悦,认为其过于绝情。
觊觎太子之位的大阿哥胤禔又趁机状告胤礽,让康熙认为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父子两的关系开始变僵,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废除皇太子。
但是仅仅一年后,康熙宽恕了胤礽,再次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这时候的康熙极力想调和父子感情,但胤礽却心急了,他勾结大臣,企图提前篡位,结果事情败露,胤礽再度被废,送往宗人府幽禁。
在康熙废太子的事件中,十三阿哥胤祥也受到了牵连,被康熙帝下令囚禁在宗人府,一关便是十年,直到康熙帝去世之后,胤祥才被放出来。
那康熙为何要将十三阿哥圈禁10年呢?
康熙帝临终前对胤禛说了这一番话:“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
朕圈禁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也牵连进去,那怎么收拾啊。
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看起来,康熙帝之所以要囚禁十三阿哥,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避免他在夺嫡战中受到牵连。
这10年呆在宗人府,虽说饿不着,但是,不能出去没有自由,这日子多么难熬可想而知!但是这宗人府的10年,锻炼了胤祥的心性,磨炼了他的意志,使得他变得成熟内敛,做事不再激进,而是更加稳重周密。
在康熙帝驾崩的当晚,十三阿哥胤祥就被四阿哥胤禛放了出来,助他登基。
在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帝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在遭受10年宗人府圈禁之后,得到雍正如此的厚待,胤祥从此之后竭尽全力地帮助雍正,报答雍正的知遇之恩。
所以说,历史上的宗人府并不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而且宗人府根本和皇帝的妃子们扯不上关系,宗人府是主要负责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说白了就是皇帝家务事的一个机构。
明朝灭亡后,清朝顺治的时候,清朝仿照明朝,设立了宗人府。
清朝的宗人府隶属于内务府,是内务府的一个重要下辖机构,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
内务府负责皇帝家的户籍管理事宜,具体的职责就是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等事宜。
除此之外,清朝的皇室人员犯错,如果不是特别大的错误,或者涉及皇室比较特殊的事情,都是由宗人府负责审理和关押的。
在宗人府,条件要比外面的牢房好得多,有吃有喝,甚至还有人伺候,因为这里的犯人都是皇子皇孙,就像十三阿哥胤祥一样,说不定哪天就又委以重任了!历史上,一般后宫的妃子们犯了大错,是由内务府的另一个机构慎刑司负责的。
后宫犯错的妃子一旦交给慎刑司审理,一般都是这个妃子肯定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结果可想而知,即使不死,也会被打入冷宫,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一旦妃子们被打入冷宫,失宠的嫔妃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那些太监们的百般凌辱,平日里都会用一把大锁将宫门牢牢锁住,房间里阴暗潮湿,很容易生病。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嫔妃就会精神崩溃,选择自尽而亡,那些苟且活下来的人,不是疯了就是被病痛折磨。
因此,后宫的妃子们对慎刑司闻之色变。
但嫔妃们毕竟是皇帝的家属,比太监宫女们的地位要高出很多,她们在接受处罚时,慎刑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监督。
而对于太监宫女们来说,当他们受惩罚时,慎刑司就会亲自动手了!也有不少人死在了慎刑司的廷杖之下。
所以“送慎刑司”这句话,对宫女太监们来说更会闻之色变,吓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