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雍正临死前拼命拉黄带子,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2022-09-06
479 阅读

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这部电视剧总体上说的是:有些人编造并演出来的雍正后宫那些事儿而已——真实的历史上不可能有这些剧情的。

最后一集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雍正在临死的时候准备拉床上的黄带子。

这个举动引起了吃瓜群众们的无限遐想,例如:雍正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死得不正常、黄带子是个机关、雍正拉黄带子是要叫人等等。

不过我想坚定地告诉大家:这部剧只是千万部大清宫廷剧中的一部而已。

我个人建议在本剧的片尾应该写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纯属巧合了。

首先我来随便找出剧中几个明显的、特别严重的跟史实不符合的问题:一是,在甄嬛传中雍正好像平时没啥事情干,每天都在后宫里面瞎晃悠、在后宫跟这些女人们谈恋爱、整八卦了。

这对于雍正来说:完全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雍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劳模皇帝”跟朱元璋都有得一拼。

雍正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常年无休的干活而且还没有加班费拿、也不会升职加薪的。

按照史料记载:雍正在当皇帝的13年中,写的各种批示、审批、意见的字数加起来一共达到了1700万字。

掐指一算:雍正每天最少要用毛笔写4000字的批示和意见。

大家试想一下,雍正哪有时间天天跟嬛嬛谈恋爱、哪有时间天天在后宫里面跟这些女人瞎扯淡——累都累死了,下了班估计最大的兴趣就是睡觉了。

二是,甄嬛传里面我们会看到:很多妃子、甚至是甄嬛自己都把自己的孩子养在了身边。

其实在大清朝这种情况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大清朝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嫔妃甚至是皇后生下皇子以后,一般都是要立刻抱走的。

皇子的抚养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一般一生下来,不论嫡庶,立即由保母抱走,归乳娘哺乳。

皇子一般断奶后,撤掉奶妈,替换内监若干人为“谙达”,教这些皇子们吃、言语、行走和礼节。

到了六岁的时候,皇子们就开始跟师傅读书、学习、写字了。

十六——十八岁皇子们开始大婚,如果是继承皇位的皇子,一般要大婚之后才能亲政的,例如:同治帝、光绪帝都是这么个套路。

清朝皇子与生母根本不会住在一起,每年见面都有定时,十几年间合计不过百多次而已。

三是,甄嬛传里面我们会发现:雍正宠幸了很多嫔妃以后就直接在她们那里过夜了。

不好意思了,大清朝祖制规定:皇帝只能在皇后那里过夜,而且日子也是选定好了的;皇帝与嫔妃只能吃快餐,而且嫔妃们要“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

当然了,人家本来只是一部电视剧而已也没有必要过分的较真。

我说了这么多内容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情:雍正临死拉黄带子这件事情,估计也是电视剧里面杜撰出来的。

我们还是回到剧中来解答一下:为什么雍正在最后时刻要去扯龙床上的黄带子呢?

在《甄嬛传》第七十六集大结局中,甄嬛对皇帝头上的绿帽子作了大揭秘,一顶顶绿帽子的坐实,如刀子一般地绞痛着皇帝的心,气得皇帝扯着床上吊着的黄带子断了气。

甄嬛与雍正的具体对话我就不详细地写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电视剧的回放。

其实大概意思就是说:甄嬛告诉皇帝。

自己的孩子是跟果亲王生的;眉庄的孩子是跟温太医生的,两顶超大号、超重的绿帽子就给雍正带上了。

甄嬛还话里话外的告诉皇上,别挣扎了,你喝的参汤里面早就下了毒。

这一件件惨痛而又无法直视的真相无疑是给皇上去西天的路上助了一把力。

皇帝在最后临死前却拼命地去扯吊在床上的那一根黄带子,那么这一根黄带子又有什么说法呢?

目前按照广大网友以及吃瓜群众们的猜测,雍正临死之前去拉黄带子,大概有三个版本的意思。

原因一:黄带子断,君死有疑,雍正想告诉别人自己死的冤按照传说:古代皇帝的病榻上都会有一根黄带子,如果黄带子被扯断,代表皇帝死的有问题。

这根黄带子可以给朝臣留下证据,在当时皇上可能受人胁迫,无法向外求援,而这根黄带子就是留给皇帝最后的机会。

不过我想说的是:黄带子的作用既然这么大,那么皇帝会告诉哪些人呢?

估计只会告诉自己最亲近、最信任、最没有可能争夺皇位之人了。

反正是不会跟儿子们、老婆们说的,这些人中的很多人巴不得皇帝早点死——然后继承大位的。

一般古代能够在皇帝床前动手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最亲近的人才有机会。

在《甄嬛传》中最后策划谋害雍正性命的正是甄嬛和宁嫔两位妃子。

皇帝在最后关键时刻拼命地去拉黄带子,是想给朝臣留下证据,他的死亡是有问题的,希望他们可以去彻查此事,将甄嬛绳之以法。

可是最后雍正并没有去拉断黄带子。

很多人说:那是雍正念及与嬛嬛的感情不忍心伤害嬛嬛。

这种说法跟胡扯没有任何区别,雍正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干掉了,嬛嬛在雍正心中属于——屁都不是。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黄带子的作用是为了告诉大臣们皇帝死得不正常,这种说法不太成立。

原因二:雍正最后时刻害怕死亡了,拉黄带子只是想拉住一根”救命稻草“而已任何人到了最终要死的时候都是会极度害怕的,往往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而已。

皇帝们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权力又是无限的大,往往比普通人要怕死百倍、千倍甚至是万倍的。

雍正可能在最后时刻知道自己死期将近了,非常恐惧死亡,然后想要抓住一个什么东西当”救命稻草“而已。

因为雍正舍不得放下,更是害怕失去。

到最后连性命都被人算计了去的时候,估计皇帝在那个时候一定是极度恐惧的。

于是乎,他就开始拼命地抓黄带子,其实抓的不是黄带子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希望而已。

目前来看的话,我是比较赞同这种看法和解释的。

毕竟皇帝也是普通人,往往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就喜欢抓住点什么的。

原因三: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此时靠着自己一人之力已经无法对付可爱的嬛嬛了,是不是他想叫人当时皇帝被下毒了以后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已经无法行动、无法言语了。

试想一下,只要皇帝哪怕还有讲话的力气在——嬛嬛也不敢告诉皇帝真相、也不敢如此放肆的。

按照嬛嬛当时的罪名别说灭九族了,估计能直接被灭了所有族。

皇帝当时那是动又动不了、讲也讲不出来、叫人也叫不了。

按照很多人的推理:皇帝去拉那根黄带子的目的就很简单了。

估计要么是为了弄出动静让外面的大臣进来、要么就是有什么机关——只要一拉就有人来等等。

这种观点认为:皇帝拉黄带子是为了叫人来干掉嬛嬛用的。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有,但是也不是很大,皇帝想叫人的话方法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去拉一根破黄带子的。

我还是那句话:这只不过是一部不太靠谱的电视剧而已,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

至于皇帝拉黄带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个人估计连陈建斌(皇帝扮演者)、孙俪(嬛嬛的扮演者)都不知道,只有原著作者最清楚了。

至于很多人分析的:皇帝一开始准备拉黄带子从而干掉嬛嬛,然后又放弃了。

这说明皇帝的心中还是深爱着嬛嬛,不愿意干掉嬛嬛的。

我对这种解释简直是无法理解:嬛嬛在皇帝心中只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而已,皇帝哪会在乎一个女人。

即使是李隆基那么深爱着杨玉环,最后不也是为了自己让杨玉环上吊自杀了。

在雍正的心中最重要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皇帝大位;二是自己的生命。

我还是那句话:嬛嬛在雍正心中估计屁都不是。

话说回来,即使甄嬛想要报复雍正的话,也不会傻到跑去跟皇帝说孩子不是他亲生的。

万一皇帝有后手的话,嬛嬛岂不是白白牺牲了还搭上了家族里面所有人的命。

一个在后宫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嬛嬛,完全不会那么傻。

乾隆和康熙剧照最后我想说,这幕场景只是导演或者作者写出来、导出来娱乐大众的而已,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事情。

话说回来,乾隆小时候由于受到了康熙的赏识,雍正一即位就把乾隆立为了太子了,而且吸取了康熙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秘密建储的办法。

早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时候,雍正帝就封乾隆(弘历)为和硕宝亲王,让他参与处理平定准噶尔等重要军事事务了。

当时大清朝都知道下一任皇帝就是乾隆了,根本就没有储位争夺战,这样又何来嬛嬛的处处算计呢?

再说得具体一点:嬛嬛是不可能跟别人生孩子的,清朝皇帝的起居那是要严格记录的。

一般皇帝在和妃子办事的时候,门口都有一个太监值守的。

他们除了提醒皇帝的“工作时间”以外还负责记录,例如:皇帝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了多长时间宠幸了哪位妃子。

其实只要翻翻起居记录就知道孩子是谁的了。

另外清朝后宫妃子们是严禁跟外臣接触的,嬛嬛哪里有时间、有机会去跟果亲王造人呢?

我还是那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是稳稳的纯属巧合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