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认为:女儿一旦远嫁,就等于白养了”你怎么看?
之前,表嫂为了远嫁跟家里说尽狠话,婚后7年后发现爸爸住院经历四小时大手术,而这一切她竟浑然不知,这一刻,才明白这个道理:无论多爱,绝不远嫁。
她和我表哥刚恋爱的时候,不施粉黛的脸颊每天都红扑扑的,走路一跳一颤的,典型的沐浴在爱里的小女孩。
结婚七年不到,她的眼睛里开始没有光了。
刚开始她还很憧憬婚后的生活,毕竟她的娘家是在广西的小山村,经济条件相比我表哥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她更是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而我表哥是本科。
两个人能看对眼也是匪夷所思。
这桩婚事我姑一开始就不大同意,奈何儿子喜欢,也就作罢。
算下来,我嫂子其实过得不算差。
我表哥每个月收入2万5,上交2万,有车有房,没有贷款。
她是从生大宝开始,就在家做全职宝妈,带孩子,做一点点家务,买菜做饭是我姑姑全包。
重点是,家里人都很尊重全职妈妈的付出。
但是结了婚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多的是说不明道不明的烦心事。
月子里,因为一碗鱼汤究竟该不该喝,我嫂子就流了不少眼泪。
她的乳腺非常细,吃一点油腻就会堵奶,痛不欲生,三天两头发烧。
催乳师也叮嘱过了,油腻的汤水不要喝。
结果呢,一天三餐中,照样有两餐必有一大碗熬得奶白奶白的鲫鱼木瓜汤。
我姑硬是不信催乳师的建议,觉得汤水到位,奶水管够。
孩子出生后,大到如何喂养、如何教育,小到今天这天气应该穿短袖还是长袖,婆媳之间总会有一番暗暗的较量。
很多女孩子都在感叹:原来嫁人后,女孩子是没有家的。
如果你的娘家人就在跟前,再多的苦楚还有一个可以宣泄的地方。
如果娘家在遥远的地方,报喜不报忧,再多的苦楚都得自己咬碎了往肚子里咽下去。
没有任何退路,娘家回不去,婆家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也许有人就会说,如今交通高度发达,想回家还不是一张车票的事。
嫂子当初就是这么想的,广西跟广东之间又不远,回家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后来才发现,原来娘家不仅不是你想回就回,更不是你说回就能立刻回。
还没生孩子的时候,我嫂子跟着我表哥在大厂工作,有年假有探亲假,加上长假,一年还可以回广西老家4、5次,每回一趟家,来回机票、中转的大巴费,孝敬老人、亲友聚会,平均3000块吧,一年光回娘家,就要花上一两万。
更别说时间成本有多大。
渐渐地,生了大娃,又很快生了二胎,加上生活各类支出明显增多,娘家从一年四五次次,到一年一次,因为疫情,她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最让嫂子难过的是,2019年夏天回去的时候,发现父亲居然是坐着轮椅来迎接她的。
原来三个月前,父亲在工地出了事,前脚掌粉碎性骨折,手术整整做了四个小时,兜了钢丝,打了钢钉,至今还不能下地。
这些钢钉和钢丝,要一年后才能取出来。
而这一切她丝毫不知情。
那时候她刚生二宝不久,父母为了瞒住她,在手术后住院,止疼药已过通得锥心入骨的时候,还在跟她视频,说是吃坏肚子在吊盐水。
住院的陪护问题,只能依靠年迈的母亲和家里叔伯轮流帮忙。
如果这次不是她想着带二宝来见外公外婆,他们还会继续瞒下去。
至亲遭难,亲儿不在身边,这怎么不叫人痛心!疫情转眼就三年,她对父母的尽孝就只能局限在每天的视频通话,和每月定时的生活费。
所以别再说如今交通发达,嫁多远都一样。
除非你家庭条件特别优越,除非你空闲时间特别多,不然一切都是空想。
上班的时候身不由己,有了孩子后是各种羁绊,而千里之外的家,真不是你想象的,包裹一收,就可以潇洒踏上归程。
嫂子7年前就是把这一切都想得非常浪漫,自从她也为人父母,开始慢慢体会到这种心情,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因为所谓爱情就非要远离父母到非常遥远的地方,见一面都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而且父母健壮还好,当年老病痛缠身,而你有各种身不由己的理由无法在旁尽孝,这种锥心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生活不只诗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以及父母的恩情。
如果自己和父母皆为寻常之人,且无法承担远嫁带来的成本,那就要冷静地权衡,远嫁并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