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

2022-09-07
7 阅读

发生在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对大明王朝来说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是役,明朝几十万大军伤亡殆尽,几十位高级官员或是阵亡或是成了俘虏,就连明英宗朱祁镇也成了瓦剌的阶下囚!(明英宗做了俘虏)消息传回京城,京师人心大乱,朝廷惶惶不安,乃至于出现了迁都南京躲避瓦剌锋芒的声音。

令人奇怪的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也没有乱,朝廷对天下的统治仍然是牢牢的。

奇怪吗?

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明朝疆域)一、首先呢,尽管“土木堡之变″非常惨重,但对国力雄厚的明朝来说也只是局部损失,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不错,京营是垮了。

但明朝各地的军事力量还在呀!所以,明朝还有挽回危局的实力。

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公元1449年农历八月京营溃败,不到两个月,于谦就能从山东、河南调来几十万人马。

(于谦祠)紧接着,于谦又从通州调来了大批粮食,很快就把京城打造成了一座有兵又有粮的坚固堡垒。

于是,当公元1449年农历十月,也先打到京城城下的时候,京城就成了瓦剌骑兵啃不动的“硬骨头”。

二、其次呢,京城虽然危险但毕竟没有陷落。

(也先)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群臣在太后和皇后的准许下,拥戴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做了皇帝,稳定了京师的人心。

何况当时明朝并没有严重的内部危机,王朝的统治井然有序,地方也没有对朝廷产生离心力。

君不见,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暴毙”,局势那么混乱,赵宋皇室不还是照样可以统治着南方的半壁江山吗?

(朱祁镇和朱祁钰)南宋初年,除了出现了一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外,地方上的各级官吏不是仍然服从朝廷的命令吗?

宋朝可是丢了都城开封府的,明朝的都城却安然无恙。

都城在,皇帝在,朝廷在,天下就不会乱!既然天下不会乱,地方又怎么可能不服从朝廷的命令呢?

(瓦剌骑兵)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呀!我是一只井底蛙,闲来无事呱呱呱。

如果喜欢这个回答,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呗!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