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农村人有钱也情愿意喝散装酒,不愿意喝瓶装酒?
如果在农村实地考察农民喝酒习惯,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喜欢喝酒的人十之八九喝的都是散装酒,绝大多数的红白喜事也用苞谷烧、柿子酒、高粱酒、红薯酒、洋姜酒、米酒等招待客人,也不会有人认为招待不周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一些农村人有钱也情愿意喝散酒,不愿意喝瓶装酒呢?
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每一个地区都有饮用某一种散装酒的习惯。
在商洛市,低山区有长期饮用玉米酒、红薯酒的习惯;在中山区有喝洋姜酒、甜高粱酒的习惯;在高山区有喝高粱酒、玉米酒的习惯,部分地区还酿造小麦酒、五味子酒、野葡萄酒、马桑酒等酒类的习惯。
当地农民认为,也只有这些酒才最好喝,其他的酒对不上口味。
比如喜欢喝红薯酒的人就不习惯喝玉米酒,而喝玉米酒的群体说:喝红薯酒会出现胃酸过多现象。
2.当地的散装酒价格实惠。
如今的瓶装酒最低的价格是50元以上,如果想要用瓶装酒招待客人,一般都会选择150元以上的才能显示出上档次,更别说名酒了。
商洛市的人好客,酒量也不差,一般的人喝上半斤八两不在话下,更有公斤量的存在,一桌子常常需要一箱酒(6瓶)以上。
农民收入不稳定,也继承了财不露富的传统,一般人招待客人都会选择散装酒。
有的人家里有钱,喝得起贵重的酒,也会准备妥当一些散装酒,就害怕客人只喝散装酒不喝瓶装酒,最后就很尴尬了。
在商洛,当地的散装酒价格很便宜,甜高粱酒15元左右,包谷酒15~20元,柿子酒20~25元,有包装的散装酒一般2、3、5公斤包装,每斤30~40元,比起瓶装酒便宜了好多,也符合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很受当地人欢迎。
3.酿造散装酒有利可图。
农村种植的玉米、红薯等价格不高,卖给小商小贩基本上不赚钱,所以,总有人专门将别人不种植的地块揽过来,一种就是几十亩,然后专门酿酒,然后零售,一年也能赚几万元。
当然,散装酒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用快曲酒替代土曲酒现象严重。
农民为什么喜欢喝当地的散装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适应了当地人祖传的酿酒方法,,比如商洛市原始的酿酒就是利用黄蒿等制作的土曲进行发酵,酿制而成的粮食酒,或者利用酵面发酵以后兑在柿子、甜高粱里面制作的果酒,没有异味,而且口味纯正。
但是,如果利用快曲进行发酵,出酒率大大提高,也可以节约成本,利润大增。
然而,快曲酒喝了以后会出现头疼等症状,当地农民知道是快曲酒就不敢喝。
2.利用食用酒精勾兑酒。
酿酒是一门学问,专业的酿酒师傅也不能保证每次酿酒都能成功,更别说新学者了,如果发酵过程或者蒸馏过程出现问题,就会亏本了。
有的人为了挽回损失,就会从其他渠道购买食用酒精进行勾兑,有的人甚至于购买质量不达标的工业酒精进行勾兑,搞不好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3.酒精度数过高,容易出现酒精中毒的问题。
商洛市人喜欢喝高度酒,一般的酒度数都在55°以上,有的酒度数在70度以上,喝起来喉咙发烧,特别带劲,因为酒精度数太高,搞不好酒醉酒了,特别是陈年老酒喝起来并不厉害,过了一会就会发作,每年都有个死人的传闻。
你那里的农民也喜欢喝散装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