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为什么没弄死明英宗?

2022-08-07
6 阅读

明英宗还没回来,朱祁钰就想弄死他了,但没能如愿;后来明英宗回来了,朱祁钰又想尽办法弄死明英宗,结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是为何?

明宣宗朱瞻基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是孙皇后所生,是嫡子;次子朱祁钰是吴贤妃所生,是庶子。

朱瞻基去世后,十八岁的明英宗继承皇位,是为明英宗,他即位之初,内有祖母张氏主政,外有三杨辅政,因此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一个叫做杨振的太监开始崭露头角,他挑唆朱祁镇干各种荒唐事,朱祁镇也因为没有了束缚,而开始放任自我,尤其他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一直希望在军事上大展拳脚。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王振的蛊惑下,朱祁镇不顾忠臣反对,带着几十万大军亲征瓦剌,结果遭遇大败,几十万明军精锐及众多文臣武将被一网打尽,他本人也被瓦剌给俘虏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被俘之后,朝野震动,不久后瓦剌首领也先就带着朱祁镇继续攻打明朝,试图以朱祁镇来要挟明朝,从而捞点好处。

孙太后连忙着急众臣商议对策,以于谦为首的大臣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建立她册立朱祁钰为帝,但她不愿意看到皇位旁落,于是退而求其次,下诏让朱祁钰监国,但同时册封朱祁镇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以此来安定人心。

孙太后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让朱祁钰来稳定朝局,但皇位要留给亲儿子朱祁镇,或者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但是,孙太后的意见没有得到众臣认可,他们纷纷上书,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坚持拥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无奈之下只得同意,朱祁钰就这样登基为帝,他一上任就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总揽抵御瓦剌相关事宜,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别看孙太后同意朱祁钰为帝,但她只是把朱祁钰当个过渡品,等朱祁镇回来了,还是要继续当皇帝的。

对于孙太后这个心理,朱祁钰又何尝不知道,所以从他登基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阻止朱祁镇回来了,甚至想办法弄死朱祁镇。

当时,也先裹挟这朱祁镇,一路上到处骗取钱财,还要挟明朝边关守将开关,他因此得以快速向北京进发。

在得知这个情况后,朱祁钰将计就计,下达了一道诏书,说也先带着一个人假冒成自己的皇兄到处行骗,要各路将领不要信也先的鬼话。

柰何虏寇往往使人假作大兄皇帝到各边境胁要开关入城,或召总兵镇守官出见。

尔等恐堕其奸计,故特驰报。

尔等今后凡再有如前项诈伪到尔处,不许听信。

也先本以为朱祁镇怎么着也当过大明皇帝,朱祁钰怎么着也会给点面子,但朱祁钰竟然来了个釜底抽薪,将朱祁镇的剩余价值归零,这让他十分恼火,于是带着军队就直奔北京而去。

其实,朱祁钰的这个诏书,看起来是为了国家着想,其实暗藏着自己的小心思,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激怒也先,让也先杀掉朱祁镇的,而也先也确实这么想过,只不过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极力维护朱祁镇,朱祁镇这才得以活下来,后来还娶了也先的妹妹为妻。

也先率军打到北京城下,但被于谦给击败了,无奈之下只得退兵,后来又遭遇了明军的多次进攻,损失十分惨重,也先便派人向明朝求和,说愿意释放朱祁镇,但明朝必须拿出诚意来,言外之意是想索要点钱财。

得知也先想要释放朱祁镇,孙太后和朱祁镇妻子钱皇后连忙筹措了一批珠宝,用于赎回朱祁镇,但朱祁钰态度消极,没有给出明确态度。

朱祁钰的态度,让大臣们十分不爽,纷纷上书要求他迎回朱祁镇,但他不置可否,于谦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对他说,现在皇位已经确定了,不会再更改了,你还是把太上皇接回来吧,要不然朝廷颜面何在?

朱祁钰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但他并非真心想接回朱祁镇,所以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他任命礼部右侍郎李实和鸿胪寺序班杨善出使瓦剌,但并没有给他们下旨迎回朱祁钰,也没有给他们赎金。

朱祁钰的意图很明确,那就是告诉李实和杨善不要都管闲事,把议和之事谈好就行,朱祁镇就不要带回来了。

但是,杨善这个人不甘于平庸,他作为一个从九品官,知道自己想要出头,只能干一番大事才行,于是变卖家产换成珠宝带到瓦剌,再利用自己的好口才对也先进行劝说,最终说服也先释放了朱祁镇!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朱祁镇抵达北京,朱祁钰硬着头皮出东安门迎接,双方见面后拉着手哭泣了很久,朱祁钰多次提出让位,而朱祁镇则多次辞让,这些其实都只是做做样子罢了,谁都知道皇位是不可能轻易换人的。

会面结束之后,朱祁钰就将朱祁镇安排在南宫居住,为了限制朱祁镇,朱祁钰派遣锦衣卫守住南宫,并砍掉南宫附近的树木,防止有人越过高墙与朱祁镇联络。

就这样,朱祁镇被囚禁起来,那朱祁钰为何不杀掉他,或者将其废为庶人呢?

首先,明朝以孝治天下,朱祁镇作为太上皇,又是朱祁钰的哥哥,朱祁钰如果贸然杀掉朱祁镇的话,那他的皇位也就做到头了,要知道明朝的文官们可都是死心眼,决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其次,朱祁镇是孙太后的儿子,孙太后威望甚高,朱祁镇如果被杀掉,她肯定会联合群臣罢黜朱祁钰。

再次,朱祁镇也不能将朱祁镇废为庶人,因为朱祁镇没有过错,虽然他遭遇失败,但明朝素有皇帝亲征的传统,所谓君臣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可不是说着玩的,而遭遇失败的皇帝也不止朱祁镇一人,朱祁钰凭什么治罪于他?

再者说了,早在土木堡之变爆发后不久,朝廷就定下了基调,将战争的罪责都推到的王振头上,王振在朝中的党羽也被朱祁钰给肃清了,也就是说这事已经过去了,跟朱祁镇没啥关系了,朱祁钰没道理再找他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朱祁钰的根基还是太浅了,他之前只不过是个亲王,而朱祁镇可是当了十四年皇帝,虽然干了些荒唐事,但没有大的过错,朝臣们对他还是忠心的,朱祁钰怎么对他都行,但就是不能让他死。

因为不能动朱祁镇,这是朱祁钰最为苦恼的事情,为了坐稳皇位,也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他又开始筹划了。

朱祁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太子,把让儿子朱见济替代朱见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祁钰试探孙太后身边的太监金英,得知孙太后不同意;后来他又找大臣们谈心,大臣们也认为他应该知足,说他可以继续当皇帝,已经值得庆幸了,更换太子是不可能的。

这让朱祁钰很上火,但他不打算就此罢休,他开始大肆贿赂宦官和大臣,让他们站在自己这一边,哪怕不干涉此事也行。

还别说,朱祁钰的这波操作取得了效果,他于景泰三年以近乎胁迫的方式,成功搞定了反对他的大臣,他最终将朱见济立为太子,朱见深则被废为沂王,孙太后见大臣们没有反对,也表示默认。

虽然朱祁钰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了目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不认可,而他的运气也很不好,因为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在被立为太子之后一年就去世了。

当时,有个叫做钟同的御史就曾对他说,“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意思是太子本该是朱见深,朱见济之死是天意,这让他十分生气,竟下令将钟同杖毙。

除了钟同之外,很多大臣也跟他一样信奉正统,认为皇位应该属于朱祁镇一系,于是纷纷建立朱祁钰立朱见深为太子,他当然不同意了,因为他认为自己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儿子的。

到这个时候,朱祁钰知道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不足,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铲除朱祁镇,为此他使出了一记杀招,炮制了历史上著名的金刀案。

朱祁镇还在位的时候,跟一个叫做阮浪的老太监关系很好,他被囚禁之后,阮浪有机会去看他,对他照顾有加,为了表示感谢,他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金到送给阮浪,作为阮浪的生日礼物。

有一次,阮浪跟门下太监王瑶喝酒,王瑶看到金刀后爱不释手,他便大方地将金刀送给王瑶。

王瑶有个好友叫卢忠,当时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是朱祁钰的亲信,卢忠无意间看到了那把金刀,就问他是怎么得来的,他就说是朱祁镇的贴身之物,卢忠长了个心眼,为了立功求赏,就将此事告诉朱祁钰。

朱祁钰听完后心生一计,他指使卢忠逮捕阮浪、王瑶,对二人言行逼供,试图以此牵连朱祁镇,说朱祁镇与外臣勾结,试图发动政变,但阮浪、王瑶很有骨气,硬说金刀只是生日礼物,没有其他意思。

朱祁钰不肯罢休,要卢忠上堂作证,卢忠只不过想借机升官发财,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案子,就想要脱身,于是听信内阁大学士商辂等人的意见,开始装疯卖傻,朱祁钰只得杀掉阮浪、王瑶,将此事草草了结。

由于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朱祁钰的做法遭到了群臣反对,为此他十分警惕,加强了对南宫的警戒,不再允许任何人进出了,只在门上开一个小口子,让人送饭给朱祁镇吃。

这件事过后,大臣们再次上书,要求朱祁钰册立朱见深为太子,理由是皇储之事关乎国本,应该尽早确定为好,不然发生紧急情况,谁来继承皇位。

其实,大臣们还是认为皇位应该传给朱祁镇一脉,这才符合正统观念,他们想要趁朱祁钰没儿子的时候,把朱见深再次推上太子之位。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五月,礼部仪制司郎中章纶上书朱祁钰,请求他重新册立朱见深为太子,并恢复汪皇后(朱祁钰之妻,因为朱见济不是她所生,又认为皇位理应传给朱见深,所以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结果被朱祁钰废黜)的皇后之位,还说之所以天灾频繁,都是因为皇后和太子之位空缺所导致的。

章纶的言外之意是,朱祁钰的做法不得人心,不立皇后和太子,这才导致天灾频繁,这可谓一记杀招,因为古代皇帝最怕天灾是因为自己失德导致的,这就给了别人攻击甚至废黜自己的理由。

朱祁钰也不含糊,以章纶谣言乱政为由将其下诏狱,并对其严刑拷打,差点打死他,他都没改口。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震慑群臣了,但不久后南京大理寺左少卿廖庄再次上书,请求朱祁钰去南宫看望朱祁镇,并立朱见深太子,得到了许多大臣的附议。

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于自己,朱祁钰急得不行,这时候他的亲信刑科给事中徐正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可以让朱祁镇跟着朱见深一起去就藩,从而以绝人望;同时,选择一个宗室子养在宫中,对外说是皇嗣人选,目的是为生儿子争取时间。

朱祁钰觉得可行,于是找大臣们商议,结果群情激奋,没有一个人同意,这下子他也没法再坚持了,只得作罢。

到这个时候,朱祁钰与大臣们已经成对峙之势了,他左右动弹不得,但凡他做点损害朱祁镇及朱见深的事情,大臣们就群起攻之,群臣只想让他安心当皇帝,等去世之后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一系的朱见深。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朱祁钰的妃子们也没给他生个儿子,或许是因为他太着急上火,结果在景泰八年正月的时候病倒了,群臣都不关心他的身体,只是一昧催促他立太子,搞得他烦不胜烦。

而就在朱祁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一个政变正在酝酿,以大臣徐有贞与将领石亨为首的官员们开始阴谋策划拥立朱祁镇复位。

正月十六日日,宫中传来消息说,朱祁钰的病情略有好转,群臣便准备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次商议皇储问题,但就在当天夜里,徐有贞和石亨等人发动政变,带兵拥立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当朱祁钰听到朱祁镇复位,还召集众臣上朝的消息的时候,他既惊讶又害怕,只是不停对人说,哥哥做皇帝,好好好!不久后,朱祁镇将朱祁钰废为郕王,并训斥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还将他囚禁在西内永安宫,但不到一个月他就暴毙而亡,不用说也知道是谁干的。

就这样,朱祁钰努力了八年之后,也没能动得了朱祁镇一根毫毛,还被朱祁镇来了个反戈一击,也丢掉了性命。

总结起来说,朱祁钰不是不想杀朱祁镇,而是实在没办法,主要原意在于他不是正统继位的皇帝,从一开始就被孙太后和大臣们认为是过渡品,他因此很难建立起强大的个人势力,虽然在皇位上待了八年,也抗争了八年,但终究寡不敌众,被群臣拉下皇位,最后离奇死亡。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