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酒后满嘴脏话,一个耳光伺候,余秀华的婚姻何去何从?
本来就是一场荒唐,这段婚姻,把人性的放肆和丑陋,生活的现实和虚幻,暴露的淋漓尽致。
通常,人们的印象里,满口脏话的粗鲁,应该和诗情画意不搭边,而在余秀华这里,竟然混淆的一塌糊涂。
过去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诗人”,现在才被网络的吵闹吸引,也去搜看了她和她的几首诗,人挺“别扭”,诗还不错。
总有一种感觉:外表的不同常人与内心的不安分,成就了一个“诗人”。
如果说最初还对她身残志坚有些敬佩,现在却不知为何有些反胃:诗和远方是用来浪漫的?
酗酒和粗鲁是用来现实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咫尺处才能窥探人性的虚伪?
喜欢美好是人的共性,美的东西谁都喜欢看,第一感官总是先入为主,以为美好的外表下一定有个美丽灵魂,破败的外表里一定有个龌龊内在,对余秀华而言,外表的缺陷破坏了美,内在诗意的美忽然被人们发现,内外巨大反差惊了众人的好奇心,于是被猎奇一样发掘,最终诞为诗人。
光环罩在头顶的时候,人是可以飘起来的。
飘进虚幻时,荒唐会接踵而至。
她的诗,字里行间写着“通透”,仿佛看破红尘,可现实中,她竟然选了“小孩子”做丈夫,奇葩的做法,属实让我等俗辈女子瞠目结舌:一个外表健全正常的女子,大多数都不敢这样干,余凭啥这样自信,就凭诗人的光环?
可是,婚姻不是诗和远方,更不是儿戏,当灵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时候,生活的琐碎和烦恼,让虚幻跌进现实,当酗酒粗鲁,张口骂继女那样不堪的话,酒后失德的时候,光环被打回原形,众人心目中的诗人形象随即坍塌。
于是,作为众人一员的丈夫,开始耳光侍候了,且不说“渣男小丈夫”打人对错与否,单就余秀华而言,选择“小鲜肉”,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不靠谱”。
和第一任丈夫离婚,更是不着调。
婚姻里哪有那么多爱情?
大多是为了责任而慢慢熬。
诗,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写照更是灵魂的满世界溜达;婚姻,是实实在在的磨合包容,是相互间信任和厮守,是日复一日的油盐酱醋,是羁绊身心的无形之轨,当其中有一个条件脱轨的时候,婚姻列车怎样继续行驶?
婚姻何去何从?
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