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里什么最值钱?武则天陵墓有什么宝物?
武则天陵墓有什么宝物
第一个就是国外进贡给唐朝的晴雨珠。相传这件宝物是西方一个小国的国宝,但是它的来历却很少有人清楚。这个报名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一些,可以预测天气晴雨,在这个宝珠通体透亮的时候毫无疑问就是晴天;当宝珠雾气朦胧只是就是要下雨了;当宝珠表面出现水珠的时候就说明大雨马上就到,是不是很神奇。但是具体是不是真的这样呢,就无从得知了。
第二个就是四名士玉屏风,它使用四块完整的美玉雕刻了一位历史名士,十分得美丽精致。但是它的最为神奇之处还要说屏风上的名士可以感知帝王的心情。武则天召见大臣的时候,看到这个屏风就放心了许多。当武则天心情好的时候屏风上的名士也是一副悠然的景象,当屏风上名士很无奈的时候,就是武则天生气的时候,大臣们就要小心了;更为神奇的是武则天喝酒的时候屏风之上的名士还会表现的很渴望的样子。
第三件就是阿不扎匕首。传说这把匕首也是外域进贡而来的,阿不扎本来是西藏的一种兔子,非常的机敏,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告的声音,而这把匕首就是用阿不扎兔子的骨头制成的,外边镶有宝石,十分得华丽。更重要的是这把匕首同阿不扎兔子一样遇到危险会发出警报,所以很受武则天喜爱。
第四件就是画圣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传说吴道子当年在朝廷作画师的时候经常在外边采风作画。但是有一次采风归来之时,每一个画师都作了一幅山水图,而吴道子却什么都不记得了,在印象里只记得梦中的观音菩萨,就把观音像画了下来,武则天十分满意,更有传说武则天与这幅画里的观音非常相似。
第五件就是很多人听说过的《推背图》珍本。这本书从古至今流传了有数千年的历史,依然保持着它特有的神秘感,里边记载了从唐朝到现在的一些预言,而且以现在来看非常的精准。但是后世所流传的版本几乎都是翻版或假作,武则天的墓;里如果陪葬有这本书的话那一定是真迹了。推背图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的版本,但是对于其中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的,这本书也是这五件珍宝之中无为神秘的。
另外还有:
石质品:包括石线刻、石画像、人物及动物石雕像、石棺椁、石函和容器;
壁画和朱墨题刻。
纸张、典籍、字画、丝绸和麻类织物,漆木器、皮革和草类编织物等。种类繁多,价值连城。
有人还推想,高宗和武则天的灵柩放在地宫中部,地宫的棺床上放置着两人的棺材,高宗李治在右,武则天在左。棺材底部有无数珍宝,上面铺着一块“七星板”,板上镶嵌着“圭、璋、璧、琥、璜、琮、玉”等,高宗和武则天穿上大殓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两具石棺里应该放置着大量的书籍字画,很可能有武则天的《垂拱集》以及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
武则天的陵墓
武则天之陵墓建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的梁山上,此山的海拔高达6000米,武氏离世之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此。整个的陵墓规模相当之大,光是内外的城墙便建有两层,可见其讲究。整个的城墙防护极为严苛,且不说那城墙之南北墙长度达1450米,东墙之长度达1583米,西墙之长度达1438米,实为讲究。
唐代之繁盛,世人皆知,当时之陵墓,定也是藏有众多珍稀之物。只是,这唐朝时期最为出名的“唐十八陵”,后世之中被保存完好的,除却这武则天之陵墓,便也就再无其他了。当然,历代的盗墓贼们对于武则天之陵墓倒也是动过心思的,尤其是在唐朝末年之时的那一次“公然盗墓”,即便是40万人的队伍,也未曾将武则天之陵墓打开。
武则天陵墓景点攻略
乾陵游玩路线,首先我们进入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
乾陵游玩路线,然后进入乾陵墓,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大都 集中在朱雀门外。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中宗李显书丹,为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北距西阙8.65米。
东侧一通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吨。碑身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左右两侧各四条。碑身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两侧各线刻高4.12米的“升龙图”。
注意事项
1、从西安市城西客运站或咸阳市汽车站乘坐发往乾县的长途车,抵达乾陵县城后转乘公交车前往景区。
2、自驾车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行40公里即到。 3、景区内除有仿古马车可到各景点外,还可以骑马游览。
武则天的陵墓的文案
武则天之陵墓建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的梁山上,此山的海拔高达6000米,武氏离世之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此。整个的陵墓规模相当之大,光是内外的城墙便建有两层,可见其讲究。整个的城墙防护极为严苛,且不说那城墙之南北墙长度达1450米,东墙之长度达1583米,西墙之长度达1438米,实为讲究。
唐代之繁盛,世人皆知,当时之陵墓,定也是藏有众多珍稀之物。只是,这唐朝时期最为出名的“唐十八陵”,后世之中被保存完好的,除却这武则天之陵墓,便也就再无其他了。当然,历代的盗墓贼们对于武则天之陵墓倒也是动过心思的,尤其是在唐朝末年之时的那一次“公然盗墓”,即便是40万人的队伍,也未曾将武则天之陵墓打开。
关于武则天墓的书籍最权威的一本
目前最权威的关于武则天墓的书籍是《武则天墓考古报告》。该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武则天墓考古项目的成果之一,全面介绍了墓葬的考古发现、文物鉴定与研究成果,涵盖了墓主人的生平、墓葬结构、墓室壁画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该书的编写团队由国内一流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鉴定专家等组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使得该书成为目前最权威的关于武则天墓的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