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2022-09-09
41 阅读
至圣先师和丧家之犬,没有什么必然联系,首先孔子是至圣先师这当之无愧,因为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的许多经典之作都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验证了的。
他的思想确实对中国的社会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他的思想对我们的生活仍影响深远。
但是,你的话再经典,治国方略再精准,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朝代,每个皇帝。
你的主张如果与皇帝的意旨相违背,你必然遭排挤,遭诽谤,遭赶出朝政,在封建帝制时代,如果皇帝要治你的罪,下边人很少有胆量的人保你,你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甚至沿街乞讨,你不就成了丧家之犬了吗?
历来的皇帝不一定都是明君,昏晕无能的皇帝多得去了,有些皇帝还嫉贤妒能对有才的人打击排挤的,有一个传说,几个会计去参加应聘面试,领导问他们1+1等于你几,第一个人回答等于2,这个人被驱逐。
第二个人说这要看情况,有时候1十1等于2,有时候1十1等于1,我要考虑好才能回答。
第二个人也没能被录取。
第三个人说,很简单,你说等于几就等于几。
考官马上表态,你被录取了,前两个人也太不行了,这样简单的题都不会,怎么能胜任工作呢?
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创造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学说,对治国理政也有他的见解,但他不一定完全适合在朝中做官,为了做出学问要下去考察,调查研究,自己又不是朝庭下来的钦差大臣,表面上像丧家之犬是完全可能的。
况且这里的丧家之犬的意思可能就是遭贬的意思,有什么不可理解的。
也许正因为他有了丧家之犬的经历,他才会成为至圣先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