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国军还能挡住日军,为什么5年后淞沪会战国军却失败了?
淞沪抗战,日本并没有真正想要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只是利用这场战争将国内外的注意力从东北转移出来,尤其是在日军占领了锦州之后,日本破坏了与美国在“918”事变前一天达成的秘密协定,就是日军不占领锦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1932年初,十九路军已经整装待发,要北上前往东北与东北军民一起抗日,这也让日本心有余悸,虽然当时的十九路军并不强大,如果全军北上抗日,将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就在“918”事变前一天,美日政府间达成了的秘密协议,主要是: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日本则对美国在华利益表示理解。
本人之前写过有关于美日之间达成秘密协定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在这里不多说。
但“918”事变之后,张学良利用锦州作为了反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地,当时东北边防军公署和辽宁省政府公署都搬到锦州重建,但张学良和张作相都未到锦州,所有军政事务由黄显声代拆代行。
黄显声开始在辽西等地收编各方武装组建抗日义勇军,锦州也就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在1931年11月底,日军调集大量兵力开始进攻锦州,在1932年1月2日,日军占领了锦州,日军的军事行动等于撕毁了与美国之间达成的协定,因为出了锦州就是华北,这里是美国的利益范围,引起美国对日本的强烈不满和警告,同时西方各国也将焦点聚集到了东北地区。
上海是远东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也是西方列强在华利益的集中地,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也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国内外的大量资本都汇集在这里,这里更是蒋介石的钱袋子,是当时的中国经济中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军选择上海作为进攻目标,当时的国府南京近在咫尺,这可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承认占领东北的事实,还可以在上海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又可以转移国际社会对其占领东北、扶持傀儡政权的注意力,在与美英未来的谈判中,涉及东北时占据有利位置,可以让自己侵略战争向华北延伸;最后又可以阻止十九路军北上东北抗日,对日本来说发动这场战争是一举多得的。
1932年1月28日,驻上海日军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以所谓\"日僧被殴事件\"为借口,悍然发动了对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进攻,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等爱国将领的指挥下3个师共3万余人奋起反击,打响了“1.28”淞沪抗战。
日军遭到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中国军队的将士们寸土必争、浴血奋战,在全国人民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也将自己的中央军第五军投入到了战斗。
这也迫使日军先后投入10万兵力、数百架飞机,并且更换了4名指挥官。
虽然十九路军和第五军英勇抗战,但得不到有力支持。
3月,在日军从黄浦江岸突然登陆后,为避免陷入包围不得已撤退。
历时近两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
当时的上海的战事也让长江航运中断,西方列强在华中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他们同时也逼迫日本政府谈判。
同时,日本也知道以目前国力不可能支持日军在继续消耗下去,所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于3月24日在上海谈判,5月5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
协定规定:日本政府可以在上海派驻一定数量的海军舰只和海军陆战队,中国政府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不得驻扎军队,只允许由保安团队和警察来维持秩序。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平等协定,中国人在自己的领土上,居然不能驻扎军队,这是何等荒谬和令人屈辱!而南京国民政府却竟然表示接受,中国主权又一次被践踏和出卖。
而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
而日本方面在战前的目标,都得到了实现,阻止十九路军北上抗日,战后迫使国民党政府将十九路军调离;美英等西方列强承认了日军占领锦州的事实,这为日军之后向华北地区发动侵略,打开了大门;又在华中地区尤其是在上海获取更大的利益,为之后全面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