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努力想回家种田,田园牧歌你向往吗?
这个问题本身很有意思。
我也思考了这个问题很久,才敢慎重的答复你。
因为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那么我跟你说说吧。
克服以下三点就可以去了。
不想努力的人去农村是一定生活不下去的,不努力而且思考自己行为的人到哪里都生活挺困难的。
现在的社会很奇怪,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不想努力,人间不值得。
想去出家,或者要去农村弄一块地,搞田园牧歌。
只能说太年轻,对农村鄙视的同时也缺乏一种对你所追求的生活的敬畏。
而且不努力的人一般不会敬畏规则,农村存在几千年有它独立运行的逻辑和规则。
外国人入侵了,城市里可能会被推平啥都没有剩下,连人都剩不下,但是农村可以,农村可以独立于城市而形成自己闭环的空间,独立传承的民族文化,里面有教育,医疗,农林牧鱼,轻工业,低端工矿业,城市的民族文化可以西化,但是农村不会。
这就是农村的生命力。
是农村独特的逻辑和规则的运行下的生存智慧。
这套规则下,你能玩的转吗?
里面的联系不比城市简单,落井下石这种东西离开了城市也是存在的。
你起码得知道自己去搞田园牧歌为了什么?
建设,逃避,享受,迷茫,奋斗还是混混。
你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得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得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田园牧歌需要很多苦自己扛这不是定理,而是几千年下来农村经济生活决定的。
生病感冒了自己搞点草药回来煮煮,什么时候买猪种,什么时候鸡会下蛋。
这些都需要经验,学习。
了解过没有?
在农村农历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懂农历,只想靠天吃饭那是行不通的。
在农村不靠天吃饭的基础是:经济,科技,农机,新技术。
你掌握了那几样?
请不起人工只能自己种,如果种的少,那么没有太多收入,或者没有够吃一年的庄稼你只能去打工。
要同时思考天气,水源,肥料,农药,机械,生长过程。
收割处理,存放,售卖。
这不亚于一个城市实验室的工作量。
要一个人完成。
生病,耕地,播种,孤独,收割都挺苦的,能克服不?
生活是需要成本的没有经济基础,你凭啥认为田园牧歌就得符合你对美好的躺平生活的一切美好想象?
你凭啥认为自己就能在田园牧歌生活中体面?
自古以来,所有的田园牧歌诗人要么本身身份不错,要么亲人不错。
他们要么自己有经济基础,要么就是家人会接济。
要么自己还是很卖力种地的,就像陶渊明,苏轼,李商隐,白居易等人,他们的体面都是建立在努力和经济的基础上的。
农村里你需要交电费,适当的水费。
种地需要基本的化肥,粮种,农具,这些现在都需要花钱,花费还不小。
喂养牲畜需要粮食,你得种粮食,面积还不能小。
你要定时除草,如果气候比较寒冷,你还得覆膜,这又是一笔支出。
生病得去开药打针,小几百又没了。
还要去村里开会,如果政府连片种植,你还得优先考虑政府的需求。
自己的自留地又少了一些。
如果每年都是刚好收支平衡,你没有余钱,那么田园生活还能维持吗?
不能。
你自己都会焦躁起来。
农村的人际关系比城市还复杂,城市你不喜欢可以不理,但是农村不行,这就像附骨之蛆,让你难受不已。
所以啊,田园牧歌不简单。
生活有了努力后的经济保障,那么你在城市也能过上自己的城市田园生活,花园生活。
如果没有努力。
一味逃避,那么到哪里其实都没有太好的立足之地。
也维持不了你想要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