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历史典故-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喜欢。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称呼他为叶公。
他非常喜欢龙,工匠在给他家装修时,在房梁上、门窗上、柱子上、墙壁上都雕刻上龙,甚至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叶公每天都对别人炫耀说:“我最喜欢的就是龙!”
·
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的真龙知道了,真龙笑着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我,我得去他家里看看!”于是,真龙就从天上降下,来到了叶公家中。
·
龙把头伸进窗户里大喊到:“叶公在家吗?”叶公听到声音就走了出来,看到真龙,吓得浑身发抖。
·
真龙觉得很奇怪,说:“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得直发抖的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叶公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失望的飞回天上去了。
叶公好问成语故事
没有叶公好问这个词,只有成语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yègōng-hàolóng]汉刘向《新序杂事》中说:古代有位叶公子高,对龙非常喜爱,家里到处都画着或刻着龙。龙有感于他的一片诚心,就降临他的住所。叶公见到真龙却吓得失魂落魄,夺路而跑。后用“叶公好龙”比喻对某事物表面喜爱而实际并不喜爱。例句: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犹如叶公好龙,无法接受现实的考验。用法说明:“叶”在这里旧读shè,今读yè。
传说,楚国人沈诸梁是叶地县尹,人们都称他“叶公”。叶公常常对人说,他最喜欢呼风唤雨、能大能小、变化万端的龙。他在自家大门前的石柱子上雕刻了一对大龙,龙身盘绕着柱子,龙头高高抬起,瞪着眼、张着嘴、舞着爪,样子非常威风。屋顶上也有一对大龙,面对面,正在抢一颗龙珠。花园里面也到处都是龙,石头上、墙壁上、台阶上都用“龙”的图形来装饰。此外,屋子里面的家具、吃饭的餐具、睡觉的寝具都和龙有关。?
叶公喜欢龙,不但住的地方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龙,他的生活起居也离不开龙。他每天一有空闲就画画、写字,画的是龙,写的也是龙。他连给孩子取名都不离龙,老大叫“大龙”,老二叫“二龙”,老三叫“三龙”,女儿取名“龙女”。天界的真龙得知人间有这样一个好龙成癖的人,十分感动,决定下凡来人间走一趟,向叶公表示谢意,给他些恩惠。
叶公好龙的寓意
寓意如下: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è gōng hào lóng (叶,现读yè,旧读shè),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拓展相关故事: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叶公好龙典故对话
叶公好龙的的寓言故事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成语 叶公好龙》王建峰 绘制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翻译:
叶公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叶公好龙的含义是什么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基本意思是用于比喻喜欢虚幻和不实际的事物,或者说是指人们追求虚荣、虚幻事物的心理状态。
“叶公”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贵族叶公,他相信自己拥有一条神龙护身,因此在家里修建了一堆寺庙和祭龙器具,专门祭祀龙神。其实,叶公只是被一条大蛇追赶过,误认为是龙来护佑自己,并以此为荣。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东汉刘向的《说苑·知人篇》,原文是“叶公好龙,颜回奉先,子路教。三人者,皆失其所托”。这里的“颜回”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而叶公则是一个关注虚幻世界的人。这个成语后来也被用来比喻把注意力放在虚幻的事物上,而忽略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叶公好龙”成语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追求不实际的东西,沉迷于虚幻的幻想中而忘记实际问题,或者不顾实际利益而追求虚荣和虚幻的东西。它是对于那些沉迷于虚幻,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人的一种嘲讽和警醒,让人们明智看待自己的需要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