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雍齿?雍齿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什么?

2024-06-05
30 阅读

雍齿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什么

雍齿是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人,刘邦的老乡,是沛县世族。刘邦起兵反秦后,雍齿随从。第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投靠了魏国周市,献出了丰县。刘邦大怒,率军攻打丰县未胜,只好到薛县投奔项梁,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

后雍齿再降刘邦,刘邦不计前嫌收留。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群臣天天发牢骚,于是刘邦封雍齿为什邡侯,其他人一看,都不在发牢骚了。汉惠帝时雍齿去世,谥号肃侯。

雍齿有什么功劳

前期和刘邦打天下,冲锋陷阵,守城都不错,就是后来趁刘邦外出打仗,让他留守,然后他背叛了。

雍齿被处死原因

雍齿没有被处死

刘邦没有杀雍齿的原因是:因为雍齿立过许多战功。而且没有威胁刘邦的统治。

拓展资料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什么时候杀的雍齿

刘邦从来没有杀雍齿。

雍齿鸿门宴放走刘邦后的下场

其实鸿门宴上的项羽并不是一时糊涂才会放走刘邦,项羽的叔伯也给予了项羽提示,但是他并没有采取,项羽有着自己的考虑,他的性格决定了再给项羽多少次机会,他都会放走刘邦。

项羽自己设计了这一场鸿门宴,想要让刘邦前来其实也是试探刘邦的一种行为,项羽是一种正人君子,他一直是西楚霸王,所以说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行事十分的光明磊落,他不屑于去做那些设计杀人的事情,所以鸿门宴的本意,也就是项羽在试探刘邦的结果之后作出判断。

而在鸿门宴的过程中,刘邦自然知道项羽邀请自己前来的本意,于是就在项羽面前表明自己的心意,而刘邦是一个极尽狡猾的人,对于他来说,他可以不用管通往成功的方式是什么,只要结果可以成功就可以,所以刘邦可以在项羽面前装的十分顺从,也让项羽没有可以杀他的理由。

而这样正好与项羽的性格相对,作为一名西楚霸王,项羽有着足够的骄傲与足够的光明磊落,他觉得自己没有正当的理由杀掉刘邦,所以说鸿门宴上不管其他人怎么劝阻,他都选择了放走刘邦,也才会有最后项羽的乌江自刎。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