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的皇帝列表-后唐一共经历了几代皇帝、多少年?
后唐一共经历了几代皇帝、多少年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后唐建立者是谁
后唐庄宗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923—926年在位4年,终年42岁)
李存勖[xù](885年-926年),亦作李存勗[xù,同“勖”],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
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后梁,定都洛阳。天成元年(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
后唐末帝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封晋王,建立前晋,从此割据河东。 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期间晋国视梁朝为闰朝,仍奉唐朝正朔。 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晋王位。 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南安阳)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同年底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926年灭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从诲内附;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南唐,延续大唐正统,南唐也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后唐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越江汉;925年至933年,南方诸国除南吴、南汉外皆奉后唐正朔;930年,后唐控制国土到达极盛;有今豫、鲁、晋、冀、湘、渝诸省,陕、川、鄂之大部,宁、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苏、皖淮北等地。
五代十国,天下分崩,中原五朝更迭。历来皆以中原梁、唐、晋、汉、周为正统一脉相承。然五代末及宋初,皆视后梁为闰,究其原因,是因后唐以中兴唐祚为号召,用唐天佑年号,复唐立国,且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出自河东集团。
唐末四帝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传四帝,享国14年。
李存勖
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908年,晋王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承晋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在位4年。
李嗣源
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后唐第二位皇帝,晋王李克用养子,以骁勇著称,辅佐庄宗李存勖建立后唐。926年,发动邺都兵变,夺位称帝,改元“天成”,在位7年。
李从厚
闵帝-李从厚(915年-934年),后唐第三位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三子,自幼深得李嗣源的宠爱。933年明宗受惊而死,李从厚即位,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李从厚逃至卫州,不久便遇弑身亡,在位4个月。
李从珂
末帝-李从珂(885年-937年),后唐末代皇帝,明宗李嗣源养子,934年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937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辽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在位2年。
后唐皇帝李煜的资料
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他于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在宋太祖灭南汉后,改称“江南国主”,后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于978年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