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的文学成就(吴均和陶弘景人格和文体的异同?)

2024-06-08
23 阅读

吴均和陶弘景人格和文体的异同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是南朝骈体书札的双璧,两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清丽明净,具有超尘脱俗之气。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道士,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是他寄给好友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68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吴与弼诗集赏析

吴与弼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诗集留存至今,仍然备受赏析和欣赏。以下是对吴与弼诗集的简要赏析:

吴诗集赏析:吴均(字与弼)的诗集以清新明丽、豪放洒脱为特点。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自然景色为题材,用情真意切的笔触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与壮丽。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也贯穿其中,体现了他对人生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

弼诗集赏析:弼(字吴),与吴均合称“吴与弼”,他的诗作多富于哲理性和深度思考。他的诗才独特,主题广泛,既有对山水花鸟的描绘,又有对社会时事和人情百态的反映。他的诗语简练而意味深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他对人生、爱情、友情等话题的思考和感悟。

总体而言,吴与弼的诗集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以自然为媒介,表达出对人生、自由和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历史和人性的珍贵记录。

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哪部作品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 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怎么赏析

几条河流会集在涪州、万州,竞相向瞿塘峡奔腾流去。

出自杜甫的《长江二首》。

作品原文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

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作品注释

【鹤注】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云安在州西百三十里。永泰元年,公在云安。云安与万州为邻,使君一滩占两境。时崔旰叛蜀,故有“朝宗人共挹”、“万国奉君心”之句。

众水会涪万①,瞿塘争一门②。朝宗人共挹③,盗贼尔谁尊④。孤石隐如马⑤,高萝垂饮猿⑥。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首章,睹长江而慨身世也。上四借水以感时事,下四触景而动归恩。众水会集而争赴一门,其迅急可知。自此东流赴海,水有朝宗之义。今盗贼据险为乱,尔不尊朝廷而将谁尊耶?石如马,险可畏。猿垂饮,物可憎。写景中亦含归意。江水飞翻,阻人归路,而归心终不可阻,亦何用飞翻为哉。【黄注】此八句整对格,亦虚实相问格。)

①《旧书》:涪州涪陵郡,武德元年以渝州之涪陵镇置。万州南浦郡,武德二年析信州置。俱属山南东道。

②《寰宇记》:瞿塘在夔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崩流电激。《方舆胜览》: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焉。

③《诗》:“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诗》:“挹彼注兹。”【黄注】共捐,犹言共饮其德。

④以一门应众水,以谁尊应朝宗,皆用斜对法。《杜臆》云:朝宗者,人所共取,今盗贼不知此义,准是尊尔者,见逆理之必亡也。二句解作正对。以下章奉君例之,则谁尊当主君说。⑤李膺《益州记》:滟履堆,夏月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又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水经注》:江中有孤石为淫豫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矣。乐府,“淫豫大如马,瞿唐不可下。”《寰宇记》:滟滪堆,周围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唐峡口。⑥《水经注》:瞿唐峡多猿,猿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取之放着北山中,初不闻声。吴均书:“企水之猿,百臂相接。”谢灵运《游名山志》:“观挂猿下饮,百丈相连。”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