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的用法-不落巢穴还是不落窠臼?

2024-06-08
157 阅读

不落巢穴还是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是正确的

1、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2、窠、巢都可以指鸟的窝,也是形近字。但是只有窠臼,没有巢臼。臼,原指石头或木头做的舂米的器具,中间凹陷。后来也可以泛指中间凹陷的东西。窠臼是一种老式木门下面放置门轴的器具,中间有凹陷。木门的门轴只能在窠臼里转动,所以又用来比喻老套路、一成不变的格式。

3、不落窠臼是一个成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成语的意思,判断成语运用的环境,那日常说话就不仅仅平白如水,还可能会闹出笑话。在课堂上,正确认识、使用成语,则是语文写作的必备基础。

落入窠臼什么意思

落入窠臼的意思应该就是:比喻没有独创风格,落入旧套。

落于窠臼的意思是落入俗套。“窠臼”是指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比喻旧有的现成格式,老套子。通常在句中用作名词。出自《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众人一齐动手,乒乒乓乓将遮堂乱打,那遮堂已是离了窠臼的,不消几下,一扇扇都倒下去。”

“窠臼”相关词语:不落窠臼。

1、意思:意思是指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

2、出处: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3、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艺术。

不落窠臼猜一数字

答案:8。

不落窠臼?

【拼音】: bù luò kē jiù

【解释】: 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出处】: 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举例造句】: 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拼音代码】: blkj

【近义词】: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

【反义词】: 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文章和艺术

【英文】: do not fall (get) into a groove

关于不落窠臼的典故的读后感200

宋朝的吴可在自己的《学诗》中写道:“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其中的“少陵”指的是诗圣杜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写诗要从前辈老套的东西中跳脱出来,本身大丈夫就应该有自己的志气。这里就有“不落窠臼”的意思。直到明朝,胡应麟说道:“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指一开始一定要从这里入门,才不会被旧规则束缚住。从此,人们就开始使用“不落窠白”这个成语,用来指不落俗的风格。
分享至:
管理员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